草原的孩子
我的童年少年时代生活在内蒙古,于是曾经多次被问及:是否你家住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你是否每天喝着牛奶骑着马或者骆驼上学校?说来惭愧,在我14岁以前牛奶喝了不少,但蒙古包没住过马没骑过,大草原也没去过。
我小时候的包头地广人稀,夏天的城郊是大片的青草树木,冬天大地一片灰白的冷霜哀草衰黄。父母忙于工作,我们也没有牧区的朋友亲戚,我一直认为,包头就是草原,草原不必去。
离开了内蒙古以后的很多年里,我分别去过内蒙古六大草原中的鄂尔多斯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希拉穆仁草原,全国唯一的城中草原包头赛罕塔拉生态公园以及包头制高点所在的固阳县境内的高原草甸草场春坤山。与它们的近距离接触弥补了我以前对于草原的无知,草原辽阔深邃,无边无际。

与草原几度相逢依然欣喜不已。包头。2018年
2017年8月8号我在包头,和包一中的发小们相约前往我其实非常陌生的春坤山。以前我只知道在包头北面的阴山(大青山)背后是固阳县,那里盛产的农作物是荞麦。固阳荞麦是如同当地人一样朴实无华的粗粮,也是我父亲津津乐道的荞面来源。

固阳荞麦花海。包头。2017年
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大青山西段山间的固阳、白灵淖盆地,平均海拔1300米,属中温带大陆型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气温偏低降水少,光照充足温差大 。固阳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为荞麦的种植提供了天时地利的条件。固阳荞麦粒大皮薄籽粒均匀出粉率高,是中国北方荞麦的主要优质产区之一 。

固阳县境内的草地起伏连绵。包头。2017年
春坤山就位于固阳县境内,距固阳县城45公里。主峰红芪梁海拔2340米是包头市的至高点,2014年,春坤山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春坤山山势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主峰红芪梁位于最东端,因盛产补气养血的名贵中药红芪而得名。
8月初还在三伏天里,春坤山上空气清新,气候非同一般的凉爽,我一眼望去,天高云淡之下是满山的葱绿。发小凌凌是个贴心又仔细的妹妹,我们进了春坤山山门后,她马上从包里取出了一件薄毛衣和一条彩色双面大围巾递给我:“姐姐,你从广东来肯定衣服带的不多,这里风大,很凉,穿上吧。”

我不愿错过与一草一木的相遇。包头。2017年
春坤山山坡上凉风习习,涌动着绿色的草浪。每一棵油亮的小草都和同伴们抱在一起,顽强抵御着凉风吹袭的同时,欢快起舞,无限魅力。凌凌妹妹的温暖送的太及时:我自己的短袖T恤外穿着广东带去的薄毛衣完全止不住冷得发抖,于是赶紧裹上了妹妹借给我的薄毛衣和厚厚的大围巾。突然想到了我在广东的小伙伴们,这时的广东水深火热,我如果不逃到这里,每天都是挥汗如雨,哪里可能享受到这样天然空调的礼遇?
春坤山是高原草甸草场,据称生长着黄芪、秦艽,黄芩、柴胡等几十种野生药材,自然草种三百余。我对药材完全不熟悉,只见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那些红的黄的紫的野花,或迎风怒放,或浅唱低吟。我们走在草地上人工铺就的木质栈道向红芪梁挺进,道路蜿蜒曲折,风景这边独好。我站在春坤山东边的高处再回头看,西边的群山和草场平原尽收眼底,自然之笔的描绘下,大地层次丰富,无限壮丽。

风凌乱了头发,但吹不走我对草原的深情。包头。2016年
发小们年龄相差15岁左右,有的已经满头白发,有的皱纹已悄悄爬上眼角眉梢。吸引我们的除却春坤山的美景,更是彼此的惺惺相惜。我们在春坤山上择坡小憩,一起回忆着既难忘又温馨的包一中家属院的过去。发小们没有因为韶华不再而老气横秋,我们在春坤山上屡屡发出的爽朗笑声和彼此善意的开涮就是我们心态阳光相互温暖的最好证明。
我们的父辈是同事,我们小时候一起爬树跳皮筋捉迷藏和玩泥,即便多年不见,一旦见面只需稍加迟疑就会想起他(她)的小名,不需要介绍提示,不需要铺垫伏笔。他(她)说的往事我同样经历,他(她)摘过的包一中西菜园的瓜果我也曾食之如饴。

我在春坤山的东端望向西端。包头。2016年
我迎着风站在红芪梁上远眺着广袤的草场和绵延起伏的山丘在想:今天我们从天涯海角而来齐聚包头固阳,千山万水不能阻挡我们依偎在春坤山的怀抱。当年我们的父辈之间也许不能完全做到百分之百合拍,有时代的捉弄,也有个性使然,但从我和发小的相处看,我们心有灵犀彼此默契。家庭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之间如此同频,说明我们父辈之间的认知其实相差无几。恢弘大度虚怀若谷是做人应有的胸怀和高度,父辈如果看到我们今天依旧两小无猜,一定会露出欣慰的微笑。
2018年7月我人还在广东,母亲在包一中任班主任班的学生因为在公众号上看到了我回忆包一中师生情深的文字于是辗转联系到了我。得知我即将回包头于是欣言道:“当年蓝老师对我们班的同学们那么好,正好你来包头,见不到蓝老师我们也要见见你。”

这样的绿地林木在包头成片成片。包头。2018年
1953年,母亲入北京大学。1957年七月份母亲毕业并留校任教。1958年2月父母于北大二十宅结婚,同年7月,母亲要求调往父亲所在的城市包头,在包头师专生化科教植物生理学、农业基础等课程。
1961年暑假,包头师专撤销,内蒙师院将母亲调入其学校的地理系教植物和土壤地理学,还让母亲帮助成立了土壤实验室。1963年春天,母亲所教课程转给生物系开设,母亲遂下放到包头九中教地理。一学期后母亲报名参加了包头市教育局成立的英语培训班,由于成绩好,培训结束后母亲到包头20中高中部教英语。

1964~1965年妈妈在北大西语系进修期间。北京。
1972年,母亲调入包头一中,所任班主任班级的73个学生家庭逐一家访。母亲的工作绝不仅仅体现在数量,她教课认真负责效果好,待学生如同自己的子女,在包一中获得优秀教师的考评。
1974年9月,母亲离开包头调入宁夏大学,在宁夏大学外语系任教。1976年,母亲在北京语言学院参与教育部主办的“中英两国交换学者项目”为期一年。
1983年8月,母亲调入汕头大学,在汕头大学经济系教国际贸易地理、专业英语、国际商务函电、英美经济文学文献选读、国际金融与贸易案例研究等课程。
母亲获得的荣誉:1958年,北大优秀班主任。1995年,广东省优秀教师等。1994年,母亲60岁正式退休。1994至2015年,母亲退而不休,又做了汕头大学22年的教学督导员。
2018年8月9号下午,李晓兰、张真等三位同学为参加聚会特意开车从呼和浩特赶来,在包头的母亲的不少学生也如约而至,不出所料,我们一见如故毫无陌生感。
我们的聚会地点选在包头赛罕塔拉生态园。

赛罕塔拉城中草原。包头。2018年
赛罕塔拉,蒙古语意为“美丽的草原”,是包头市区的原始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全国乃至亚洲城市中独一无二的“城中草原”和包头的城市绿肺和绿色名片。赛罕塔拉生态园占地面积770公顷,其中林地150公顷,草地500公顷,南北狭长,东西宽约2.2公里,园内拥有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

赛罕塔拉城中草原。包头。2018年
据参加聚会的包一中1972年初一二班的学生李晓兰回忆:蓝老师是我在包一中上初一(1972年初一二班)时候的班主任,教我们英语。印象中的蓝老师经常穿一件蓝色盘扣的中式上衣,系一条小方丝巾,齐耳短发,总是那么精神优雅与众不同。蓝老师性情很温和不发脾气,在教学方面对学生非常认真负责,生活方面也对我们特别关心。冬天早上还来帮着生炉子,上英语课时把家里的留声机搬来让我们听,当时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
我因为搬家的原因只在蓝老师班里上了一个学年就转学了,但是蓝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若干年后还在延续,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让我十分感动并记忆犹新。我自1972年转学以后再没有机会与蓝老师联系,但是在五年后的1977年夏季,一天中午我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蓝老师让我大吃一惊。老师告诉我说:国家教育部定了今年(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你一定要参加,因为是刚恢复的第一年,难度应该不会太大,所以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还说是来出差的不能多待,甚至连水都来不及喝一口就要离开。看着风尘仆仆头上还冒着细密汗珠的蓝老师,我内心充满了内疚心疼与感动,这不仅是老师对我学业的期望,更是对我人生最大的鞭策与鼓励。
许多年过去了,但老师关切的神情和鼓励一直都在我内心深处铭记,每每想起,那份遥远的关爱都温暖和感动着我。之后虽然没有成长为老师期待的样子,但是能够按照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真诚做人踏实做事懂得感恩,我非常庆幸遇到蓝老师。

赛罕塔拉城中草原。包头。2018年
赛罕塔拉广袤无际的草原是包头的骄傲,母亲对所有学生的关爱如同草原般博大深切。母亲是江南水乡的女儿,她在生活上有着江南女子的细心周全,但在工作上她不计利益得失勇往直前。母亲在讲台上下教室内外专心致志辛勤耕耘,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天地可鉴。

我和母亲的学生们在赛罕塔拉。后排右一是李晓兰同学,我在后排右二。包头。2018年
我从对草原的无感到对草原的深情,这其间绝不仅仅意味着时间的长度空间的跨度,是草原的宽厚仁义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草原的乳汁喂育了大地的生灵,草根牢牢扎在地下,它们寂寂无名,默默奉献着自己。
我的很多发小和我母亲的不少学生都是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而在包头落地生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蒙古族的忠厚热情和草原大地的滋养让他们拥有了纯朴的心性和开阔的胸襟。我们都是草原的孩子,像草原上浩荡的大河,奔流在内蒙古高原,也奔流在祖国广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