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手工荞麦豆皮让年味更浓

每到腊月,澧县老百姓的家里总会准备上一些荞麦豆皮,方便食用,或是招待客人,不少作坊和居民也开始手工制作荞麦豆皮,为春节做好准备。

在盐井镇白马庙村村民张亚洲的作坊里,手工荞麦豆皮的加工热火朝天,一张张薄薄圆圆的饼皮挂在墙上,摊在竹盘上,腾腾地冒着热气。

荞麦豆皮的生产首先从配料开始,将二十斤左右的荞麦豆与一百斤米混合在一起进行充分浸泡,再经过沥水洗净后放入研磨机。磨浆也有讲究,要稀稠得当,投料时不能太多,否则磨出来粗糙,也不能太少,磨得太细,口感不好。

研磨成浆后就到了最关键的烙饼环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老板采用了两个柴火灶同时开工,将热锅刷上薄油,洒上一勺米浆在锅里,用刷子将米浆刷成薄薄饼状贴合在锅底,然后再盖上锅盖,闷上几十秒钟,这个间歇正好又可以准备下一锅饼,如此循环往复,方能掌握好火候。

村民 郭世珍:有手法,不能烤糊,要眼疾手快,要带黄色才好吃又香。

新鲜出炉的饼皮底部带有淡淡的金黄色,散发着浓郁的米香味儿,让人垂涎欲滴,一张张饼皮被摊在竹盘上进行冷却,然后放在晾杆上进一步风干,等到达到一定的干度,才能方便切割成宽约一厘米左右的米皮,如今用机器代替人工切割,更加规整。切割完毕后直接拿到阳光下晒干,就可以打包售卖了,每斤可卖到4元以上。

澧县盐井镇白马庙村村民 张亚洲:我们的豆皮是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的,没有办法做(长时间)贮存的话,每年就是六个月左右的(生产)时间。

张亚洲的作坊现在每天生产干豆皮1000斤以上,每年可生产15万斤左右,还可以根据顾客的口味,定制绿豆、花生、黑芝麻等各种味道的米皮。爽滑劲道、营养丰富的手工荞麦豆皮也成为当地百姓记忆里的年味。每到春节前夕,他家的订单一个接一个。

白马庙村村民 张亚洲:过年,尤其是以腊月为主,销量是最高的,因为我们的名气也是打出去了,无论是常德、澧县,每天都是供不应求,生产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