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莫斯科二三事
黄瀞 20221224
2022年就要过去了!总是慨叹时光飞逝的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期盼着一年将尽。今天的莫斯科,挺过了三年的疫情——关于疫情,早就不是莫斯科人讨论的话题,又迎来了冬季流感——百分之五十的莫斯科人都打了流感疫苗,最令人难以言表也因此而众说纷纭的是,还在经历着今年2月24日以来的特殊时期。我只想好好过个新年,快快送走这一言难尽的2022年。
我和女儿每年的新年都是一起过的,除了她在中国求学的前三年,第四年因为疫情的关系被留在了俄罗斯,这多少有些令人扫兴,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又令人高兴,因为我们又可以在一起过新年了。新年对于俄罗斯人像春节对于中国人一样,是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几乎所有人都会倾全部热情和财力热烈欢庆,新年也是休假最长的节日,官方规定就至少十天。今年的新年将在特殊时期中到来,如何庆祝,莫斯科市长早就发表了看法:既不能没有节日气氛,又要有一定的分寸。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莫斯科就是到处装饰了节日的彩灯,但大型的庆祝活动没有也不会有。
我和女儿今年过新年的方式也与往年有所不同。女儿已经工作了,再不是围着妈妈转的孩子了。长大成人的女儿和我,我们的生活开始趋于两条平行线了。两个月前我们就商量好,虽然特殊时期有诸多不便,但我们还是要聚到一起欢度新年,顺便旅游一下,毕竟我们已经有两年没有一起旅行了。我们选择了第三国——飞机可以通航的地方,签证不难的地方,俄罗斯银行卡可以使用的地方。这几个条件都可以达到的国家为数不多,但还是有几个可供选择的。
女儿请我帮忙给她带几样她喜欢吃的,只有在俄罗斯可以买到的甜品和食物,最让我忍俊不住的是她让我多带几袋荞麦米,这真是太俄罗斯了。俄罗斯人对于荞麦米的依赖就像中国南方人之对于大米,北方人之对于面粉。三年前莫斯科因为疫情刚开始封城时,最抢手的食品就是荞麦米,价格上去了不说,甚至有些超市荞麦米货架完全空了。现在女儿让我买的第一件东西就是荞麦米,显然她是极想吃这一口了。当然,我还要按惯例送给她每年必送的礼物:生日礼物,女儿的生日刚好在12月;和新年礼物。女儿已经告诉了我想要什么,为了让礼物真正令她称心如意,我们决定见面后一起选择。
除此之外,我还很想给女儿一个惊喜,为了她生活中不同寻常的两件大事:获取了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和顺利地开始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我想有个仪式感,再送她两份礼物。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我大学毕业后要开始工作时,爸爸送了我一块儿手表,他说我的成人生活正式开始了,祝我一切顺利。我当时有些感动,因为那个时候手表近乎奢侈品,让大人为自己破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几十年过去了,那块爸爸送的手表早已不知去向,但当时爸爸送表的情景一直都在我的心里。如今女儿也开启新的生活了,我送她什么好呢?显然最好是钱。对于只身生活在国外的女儿来说,钱是最容易帮到她的,无论多少;同时女儿也会感受到母亲这份心意,理解这种仪式感。我的想法很完美,但现实是,问题出在了钱上。特殊时期的莫斯科,英镑是比美元和欧元都更难买到的货币。
难点一是现在所有银行换汇的电话都变成了全俄统一号码,无法像以往那样直接给银行打电话咨询是否有想买的外币。我试着拨打过这个800开头的统一号,很长时间都难以真正和银行的人说上话,我打了两次,都因为等待时间遥遥无期而不得不放弃。如此,想事先了解该银行是否有英镑的企图就成了泡影,而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亲自前往,亲身验证。对于我来讲,这样做真是太难了!莫斯科很大,去一个银行起码要花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而且并非每个在网上看到的银行都能按地址找到。最让人无语的是即使顺利找到了银行,却常常被告知今天没有英镑或者已经卖完了,工作人员还会建议去同一家银行的其它分行看看,或许其它分行有。这是难点之二。
为了买英镑,我出去了五次。每次都是预先设定好路线,争取能跑两家银行。结果是跑了八家银行,其中有两家去了两次,一共就有两家银行有英镑,而其中一家只有15个英镑。在寒冷中跑了多趟之后,我已经不再因为银行没有英镑而感到失望了,仿佛那是必然的;有英镑才是意外的惊喜。在没有把惊喜送给女儿之前,我先被惊喜到了。
如果天气好,出行是种享受。但如果天天都是坏天气,只是坏的形式不同,那出行真不是件好玩儿的事情。因为最近出行比较多,所以经历了莫斯科变化无常的天气。刚好最近莫斯科的天气,可说是变化无常。先是大雪,然后是干冷,白天最高气温零下12°,有天夜里气温达到零下20°。路是硬邦邦的,路面上除了雪就是冰。忽然,天气骤暖,零上3°,下雨,还是那种不得不打伞的雨,遍地泥泞,雪水,天气预报员号召大家最好穿上雨靴。紧接着,又是大雪,整整下了两昼夜。放眼望去,路面、人行道、汽车上都是厚厚的白雪,只有宽阔的机动车行驶大街,雪被清除了,其它所有地方都来不及清扫,到处是人们用脚踩出来的小道,有的小道宽一些,可以容下来往两个行人,有的小道很窄,走在上面必须用模特儿步,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歪倒。到处是雪,人走的多的地方可以看见雪下的冰,很多人走的地方,是雪泥加冰。人走在冰雪上走路姿势都统一了,都是左右摇晃,深一脚浅一脚,感觉这样多走走,腰都会变细。
在如此不靠谱的天气情况下,我不但经受住了买不到英镑的失望,还经历了一件不知道多少年都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挤公共汽车。记忆中年轻时在北京挤过公车,后来不天天上班了,又有了小巴和出租车,就不挤车了。来莫斯科的头几年,我很少出门,即使出行,也不在上下班时间,一般车上没几个人。再后来自己开车了,就更不用去挤车了。今年把车卖了,我就有时间乘公车,赶路时打的。
那天,赶上下着大雪,路上非常堵,我决定乘公交车,因为在莫斯科公车有专用车道,其它车道再堵,公车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不巧的是,到我家的绿线地铁有几站正在改建,不通车,所有乘客都不得不乘坐为此开通的公共汽车,和与这几站地铁同样路线的公共汽车,这一下我惨了,平时人不多的公车,现在总是满满的。更不幸的是,那天我赶上了星期五,虽然还没到下班的高峰时间,但车站上已经站满了人。我在大雪中等到第三辆来车才有机会蹬上车,一开始也只能站在车门处。可能是俄罗斯人也不经常挤车的缘故,他们不会玩命挤;也不习惯往车厢中间走,全都挤在车门附近,后上车的人看到车中间比较松也挤不进去,只能乖乖站着。所幸站在车里不会被挤得七扭八歪,只是人挨人。我直直地站在人群之中,感觉怪怪的。几十年没挤公车了,我倒没有太多的沮丧,脑子里只有一个滑稽的念头:我和俄罗斯人民一起挤公车。看来世间之事样样都躲不过,公车在中国挤过,在俄罗斯也要补上一课。其实这念头无非是让自己开心,把挤车变成体验生活,这样心里也不觉得很不舒服了。
特殊时期,想办法让自己释怀、平静、不纠结,真是太重要了!
我盼望即将过去的一年,把所有的不好都通通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