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新集乡:来“荞”~漫山遍野的粉色满天星

这几天,正值荞麦扬花的时节,在安定区新集乡进马村成片的荞麦地里,成群的蜂蝶在荞麦花上集会,粉白的荞花在绿叶和淡红的荞麦茎衬托下,成了田野上一道风景。

“这几年,我每年夏收后都要种几十亩荞麦,磨成荞麦面,一斤能卖6块钱,再加上一点荞蜜的收入,每亩地能收入1000元左右。”进马村巩占明说。荞麦是节水作物,荞麦皮又能卖钱填充枕头芯,一物多收,自是能够挣点收入。

春夏以来,新集乡进马村雨水颇丰,6月开始各家各户种植荞麦,总计有1000余亩,主要有黑苦荞、甜荞两个品种,花开季节分别在7至8月,盛花期后,荞麦就进入收割环节,一物多用的荞麦就能生产出许多“价值宝物”。

与此同时,荞麦自身就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所以每当荞麦成熟后,都会有生产厂家进行加工,生产苦荞饭、荞面、苦荞茶、荞蜜等土特产。在新集乡农特产业园,荞麦就有一系列加工车间,采取“初加工+深加工”相结合、“集体+个人入股+网络销售”的模式实现全链条发展,产业园所生产的“新韵新集”苦荞茶、荞麦面、荞蜜等产品年销售能达到12万元左右。

产业致富,产品先行。新集乡农特产业园通过与荞麦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建立工厂用工关系,有效提高了周边群众的整体收入。产业园建成以来,全年荞麦生产加工能力达到60吨以上,带动群众务工80余人。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到党的二十大,我们按照国家政策、战略做好特色农产品,特别是‘新韵新集’的荞麦产业。我们现在的产业定位就是从种子培育到种植到深加工,做荞麦的全产业链,继续带动全乡群众一起致富。”产业园负责人张培元说。

下一步,新集乡将继续立足资源禀赋,继续把荞麦作为富民强乡的重要产业,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应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优化荞麦品质,提高荞麦产量;推动荞麦产业链不断升级,提高荞麦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