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天吃遍中国」第7天,甘肃定西·陇西
腊肉与烧鸡粉的色与香
陇西,是一个已经知道很久的地方。六年前第一次来甘肃,在天水开往兰州的火车上,乘务员突然嘶吼一般地叫道:“陇西到了!陇西!”。当年的我惊讶于这到底是个什么站,值得乘务员如此声嘶力竭。而今天,我终于到达。
李氏故里也好,西部药都也罢,它确实顶着大大小小的名号,矗立在县城中心的威远楼,也在静静诉说着它的过去。而就连公交车的线路数量,都超过定西市区安定,你说,它能是个配角儿吗?
在饮食上,陇西也是个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以至于周边县市常有驱车而至就为了品尝这一口陇西味道的人。同样作为一个造访者,今天的陇西在我的舌尖留下了什么呢?

腊肉

腊肉
在甘肃,陇西腊肉的名声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日走进小吃市场,远远地就嗅到了腊肉香,忙冲上前去。只见各卖家都将腊肉置于魅惑的深红色灯光之下,仿佛是种脱去衣裳而又略带羞怯的勾引。
对于一个人的食客,只买肉显然是不经济又齁嗓子的,所以更受欢迎的往往是“腊肉夹馍”。只见手起刀落,片片腊肉滑下,一层层铺在对半开的馍中。将其拿到天日之下,终于得见这腊肉的真面目。退去深红色的遮掩,粉红而略带紫色的肉令人口水直流。咬下一丝肉细细咀嚼,腌渍肉特有的香伴着复杂香料的香满溢口腔,瘦肉不柴,肥膘不腻,比起川式腊肉咸味较轻,更加适口。确实是,一块好腊肉!
除了腊猪肉外,腊羊肉、腊驴肉等衍生品也可在陇西寻得,但相对而言就不那么普遍了。

连街上的雕塑都是切腊肉

烧鸡粉

烧鸡粉
又是一次色与香的双重诱惑。所谓烧鸡粉,可以理解为烧鸡加粉。烧鸡并无特殊,奇就奇在这透亮的绿粉上,而绿色的来源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菠菜汁。
这样一碗褐绿搭配的烧鸡粉,鸡汤咸鲜,鸡肉入味,粉爽滑Q弹并带着特殊的清香,嘴未消停碗已空空。话说回来,作为一个肉食爱好者,你真的能拒绝这碗一半是肉一半是粉的类主食小吃吗?

大肉面

大肉面
牛肉面之于兰州人,或许大肉面之于陇西人。大肉即猪肉,卤肉做的臊子十分入味,卤汤鲜香味十足,再配上油泼辣子与蒜苗,一切配料准备妥当。大肉面的另一大标志,是用手一块一块揪成的面片。与面条相比,面片更加绵软,口感更加丰盈,直接用筷子带着汤汁往嘴里一块接一块地送,别提有多畅快。

热凉面(担担面)
热凉面也叫担担面,是独具陇西风味的又一种面条。其实热凉面的名字能更直观地表明其制作过程,因为这种面条是提前将一指宽的面条煮熟晾干放凉堆放起来,需要食用时将面条抓入碗中,浇上热汤汁把面瞬间淘热即可。
热凉面所使用的汤汁是较为粘稠的糊汤,汤汁的鲜美能够很好地与面条捆绑起来。由于面条只是用热汤汁瞬间回温,吃起来虽热却并不烫口,可以放肆地大口吮吸。

荞粉

尽管如今荞粉已可以轻易地在甘肃其他地区寻得,但总是或多或少地打着“陇西荞粉”的旗号,由此可见其地位。
荞粉即荞麦凉粉,食用方法与一般凉粉差异不大,调入卤汁、辣子、蒜泥和醋等调料即可。荞麦凉粉比起其他淀粉制作的凉粉,口感上会更加韧而弹,并带有荞麦面特有的麦香,是凉粉中的上品。

醪糟
陇西的醪糟即甜醅,但本地人通常还是称醪糟。陇醪糟比起一般的甜醅会发酵得更加过度,带有更多的汁水、更浓郁的甜味和酒糟味,但脆韧感较干甜醅会弱很多,是一种居于干甜醅和我们熟知的醪糟中间的存在。两种甜醅风格各异,各有其追捧者,无关孰优孰劣。
周边县市也常见挂着“陇西醪糟”名头的醪糟小摊,其影响度也可见一斑了。

曾经的陇西,是宝兰铁路上重要的大站,也是曾经在这条铁路上,陇西的名字被一位乘务员深深地种在了我心里。现在宝兰高铁、兰渝铁路都已经开通运行,它们均绕过了陇西,对于一般的游人而言,又少了一个可以来此驻足停留一番的理由。
但我还是希望,你也可以听到那一声“陇西到了!”的强烈呼喊,你也可以走在这小吃街里、这市场中,被一块块香气逼人的腊肉吸引了去,然后吃着一碗烧鸡粉,不时回头看看,是否有人在觊觎你这碗中满满的肉。
再会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