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忘了这个日子?


相传
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
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节由此得名
各地都有清明寒食的美味:
松软味美的子推蒸饼
馅料丰富的清明果
油绿如玉的青团
米香扑鼻的乌稔饭
……
而在广东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艾糍、青团
你还知道哪些美食呢?


清明时节,在佛山顺德有一种特别的传统小食,称为“膏煎”,形似牛鼻酥,呈两个并排链接的环状,也有说像“如意”。古时,“膏煎”用于祭祀,后来也称膏环,顺德民间认为“环”与“还”同音,寓有欢迎祖先之灵“还”家受祭之意。


膏煎制作的主要材料为面粉和花生油。讲究的是,制作时需要分两层,以不同的油、水、糖比例调节,外皮多油少糖,擀薄分成两块皮子,内层多糖少油,擀成长条与面皮长短相等。将内层面条放入面皮上,将另一块面皮盖上压紧,横切成手指大小的长条,两头曲向中间,成两只并列的环形。下油锅炸的时候特别讲究油温,这样出来的膏煎,外层光滑松脆,内层呈蜂窝状似蛋糕,香甜无比。

粿



潮汕地区流传着“清明食叶”的饮食俗语,其中,“叶”指的就是朴子树叶。精于饮食之道的潮汕人是不会将这些树叶草药直接咀嚼下去的,吃朴子树叶时,潮汕人会先将朴子树的嫩叶磨成汁,与大米粉拌成糊状,加上白糖和发酵粉,再倒入粿模中放入蒸笼里蒸熟,最终出来一笼被称为“朴籽粿”的小吃。有趣的是,这浅绿色的朴籽粿每一个都咧嘴大笑,大有春日里生机盎然的欢**。

如今,在汕头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朴籽粿,但是只有在清明前后这一个月里,才有真正的朴籽粿,因为朴子树在此时才发嫩芽,平时用桑叶替代。


餐桌上只要一出现味道浓郁的荞菜,就仿佛闻到清明的味道了。早些的春荞清爽,但是荞味清淡,到了清明前夕,荞菜是最靓最嫩最无渣滓的,荞味浓郁很多,清热功效也是最强大的,被称为清明荞。

挑选荞菜有讲究,捏一捏,如果手感是脆的,那就是清明荞菜,长度以30公分为佳。煮时不用飞水,只要清洗干净就好。


荞菜一般与虾共炒,或用荞菜香煎鱼饼,选择瘦身鲩鱼,起鱼青,将荞菜剁碎捞在鱼肉中,1斤鱼青配3两荞菜,请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加入少许腊味增加香口,打鱼胶时要加少许生粉和盐,否则无法成形。做好鱼饼,煎一煎即可。

人们用食物来感受这一天
享受气清景明的生之欣喜
抬头迈向生机绽放的春天
也会低头追思永逝的亲人
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
而寒食节、清明节之于我们的意义
既缅怀昨日,也憧憬明天
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
既祭奠逝者,也呵护新生

在这两天
你的家乡会吃什么特色食物?
评论区聊聊吧

News








来源 | 央视新闻、食在广东

编辑 | 邹关琳

校对 | 曹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