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榆林三边美味剁荞面

剁荞面,是陕北人尤其是靖边人待客、逢年过节和喜庆时必吃的一种美食佳肴,也是闻名于陕北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

荞麦是陕北的上等杂粮之一。它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营养相当丰富,陕北当地人用它制作了许多好吃的传统食品。剁荞面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这种食品有软化血管、保护视力、清热、降火、健胃、预防脑血管出血等食疗价值,被誉为“长寿食品”。

“剁荞面”,顾名思义是用刀剁的荞麦面。说来不复杂,只是剁面刀是特制的,与普通菜刀不同。此刀约2尺长,寸宽,菜刀般厚薄,刀刃向下,刀背两端按着两个木刀把。

剁荞面,贵在一个“剁”字,做剁荞面首先把荞面和好,剁面时,将和好的荞麦面揉成一个圆团,放在面案中间稍靠后,然后用擀杖将面团的一部分擀开,擀至比面条略厚一点,接着两手握刀,开始由前向后剁。剁面时,提臂悬肘,双手持握两柄。刀下见面,准确匀称,面条翻动,若银丝飞舞,刀落面案“噔噔噔噔”急如雨点,一根根面条很整齐地排列在面案上。剁出的面条细若粉丝,整齐如机制挂面,堪称“陕西一绝”。

剁面是陕北婆姨的拿手本领。姑娘长到约14岁时,母亲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女儿学剁面,等到姑娘成人出嫁时,剁面技术已学到家了。姑娘会不会剁面,剁得好不好,是小伙子找对象时衡量女方手巧不巧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是哪位姑娘不会剁面,或剁得不好,那是她终身的一大缺陷。

剁荞面每剁一次,算作一刀面,再煮进锅里。一刀面能捞3到4大碗,一人剁可供3、4个人吃。剁好后将面入锅煮熟,出锅后配上羊肉臊子,佐以葱花、香菜,吃起来鲜润滑爽,面香可口,此为荤食。素食以洋芋为主,去皮切作小方块,加调料炒煮酥绵,有时还配以豆腐丁,制成臊子汤,食时佐以葱花、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