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刻:荞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赞声一片

喜看秋粮千重浪,乐迎丰收人倍忙;

白于山坡花如火,塞上荞麦色添香。

漫山遍野着绿装,遍地庄稼千重浪。花海、谷浪、丰收、喜悦,这个时节的塞上盐州——定边,无疑是一年四季最美的时节。在这片诗和远方的希望原野上,红花荞麦最富诗情画意。

千年传承,历史悠久。荞麦,营养成份丰富,含有荞麦碱、芦丁、亚油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号称“百谷之王”。定边县是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保护区,全县的红花荞麦产业独具特色。荞麦种植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南部白于山区所产荞麦便已成为农家主要粮食之一,隋唐时期开始食用荞麦面粉,还懂得发掘了荞麦的药用价值,宋明以来,老百姓更是逐步认识到倒茬轮作种植荞麦技术。由于定边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钾素,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成为荞麦的最适宜产区。长期以来,荞麦一直是定边老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实用杂粮,品种丰富,由荞麦加工而成的各种食品,都是定边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定边荞麦也被原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受地理产品标志保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美国、香港和东南亚地区。

万亩种植,致富花开。定边有一朵花,粉红荞麦花,八月时节,荞麦花开,微风拂过,花海泛波。荞麦作为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尤其是对于白于山区来说,荞麦更是祖祖辈辈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同时定边的荞麦出口更是占据了全省荞麦出口的85%以上。近年来,依托独有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荞麦种植,2022年全县种植的99.16万亩荞麦在秋雨充沛的加持下,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同时全县积极探索发展“荞麦种植+文旅观光+农产品加工”模式,促进三产融合,积极拓宽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延伸荞麦产业链条,让乡村添彩、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让粉嘟嘟的荞麦花开出金灿灿的致富花。

航天育种,科技赋能。“航天育种”的理念在中国航天科研中并不鲜见,早在1987年我国就开始了农作物种子的航天诱变育种实验,通过返回式卫星等航天器将动植物微生物种质带到地外空间,诱导其发生突变和变异,返回后在地面选育成新品种。为探索、优化、发掘“定边红花荞麦”的种质资源优势,为种子“芯片”建设做贡献,县农业农村局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展田间试验示范项目,同时定边作为航天农业乡村振兴“百县计划”陕西第一站,借此机会,让“定边红花荞麦”成功搭神舟,遨九天。现县农业农村局已对返回的“定边红花荞麦”种子进行地面栽培,目前育种荞麦长势良好,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加快开展红花荞麦良种选育工作,为定边种业发展做贡献,为定边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塞外荞麦花如火,秋高气爽望丰收。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将以防疫情保丰收为主责,以粉嘟嘟的荞麦花、沉甸甸糜谷穗、金灿灿的洋芋蛋......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讯员 张宝宝

责编 杜倩

审核 陈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