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人年夜饭必喝的土烧,你知道是怎么酿制的吗?且听土烧师傅侃酿酒

老底子钱塘人的年夜饭必喝土烧。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喝着喜爱的土烧,互敬互爱、共叙天伦,畅谈一年的收获,期许来年的美好生活和幸福光景。

在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仓北村,村民高张焕家的土烧酒坊小有名气。记者来到酒坊,看到的是繁忙有序的劳作场景,闻到的是扑面而来的阵阵酒香,今年71岁、有11年土烧酿制经验的高张焕正忙着吊酒。听说记者的来意,高张焕便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

土烧选料很有讲究。粮食酿酒味道最好的还是荞麦,不过1600斤荞麦才能出800斤土烧。根据客人需求,我今年主要做荞麦烧,虽然酿酒成本要高出不少,但我还会做好私人订制服务的。

土烧加料要科学。老高在九堡街道那边住,是我的老顾客,他从家里带来前一年泡酒的杨梅作加料。老高就喜欢买我家的酒,他说我家的土烧不上头、不烧喉、口不干、还回甜,别家根本做不到。

土烧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蒸粮、拌酒曲、发酵、烧制到出酒,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土烧制作需从头年十月开始准备,也就是秋收时节,去田里挑上最饱满的粮食拉回家里,洗净备用。制酒时,再把粮食倒进大缸里,加足量水和酒曲发酵,发酵时长大概为50多天。

土烧制作要把好温度关。蒸熟的粮食拌酒曲后,刚下缸几天会发生反应,还能听到”哗啦啦“的声音呢。土烧师傅要练就“人肉体温计”的本领,时刻关注温度变化,发酵环节是临近小雪的时候,气温大概低于4℃,要及时用棉被为发酵的杂粮保暖。而土烧蒸粮环节,温度的把控更为严格,如果把握不好,是出不来酒的。

土烧之所以有“烧”,是因为这酒是用大锅烧出来的。每天清早3点半,我和老婆就起床忙活,先砍柴,烧火起锅,然后上木桶蒸粮。锅炉是用三架不锈钢与木板混合打造的,蒸粮的时候要观察炉膛里的火候,时不时往里添加适量的木炭。一滴滴流出来的烧酒,落到坛中溅出酒花,坛子装满后封坛,土烧就酿好了。土烧的下脚料酒渣倒在地上摊晾之后,可以废物利用拿来喂羊吃。

陈年土烧更好喝。土烧放一年以后更好喝,我们一般都会存放两三年,土烧的度数在53度左右。(记者:张楠楠 王基诺 摄影: 陈佳星 通讯员 : 姚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