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荞麦栽培要点 提升种植品质效益
荞麦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历来被人们作为填闲、救灾、充荒的一种优良作物。在我国,由荞麦加工制成的食药用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米面类、茶饮类、调味类、酒类、保健品、医药及医药原料类等,这些产品备受人们欢迎。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较好,种植效益十分不错。日前,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农科110专家李秀莲就荞麦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李秀莲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农科110专家
一、选地
种过荞麦的地块肥力消耗较大,而且易发生病害,影响下茬生长,因此需轮作。在选地时,要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前茬最好为豆茬或马铃薯茬,糜黍、谷子等谷类作物茬口也可以,忌重茬和向日葵茬、甜菜茬。
二、整地
开春后播种前10~15天浅耕10~15厘米,然后耙耱。做到破碎坷垃、上虚下实。
三、合理施肥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以人畜粪肥和土杂肥等腐熟较好的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农家肥1500~2 000千克。如有机肥不足每亩可施尿素5~7.5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代替。须注意荞麦虽喜钾肥,但不能施用氯化钾,因氯离子会引发病害导致减产。
四、播种
1.选用优种
甜荞品种以晋荞麦7号、晋荞麦8号为主,辅以晋荞麦3号和品甜荞1号;苦荞品种以黑丰1号和晋荞麦2号为主,辅以晋荞麦5号和晋荞麦6号。
2.种子处理
(1)晒种。可改善种皮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还借助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部分附着于种子表面的病菌,减轻某些病害的发生。晒种宜选择播种前7~10天的晴朗天气,将荞麦种子薄薄的摊在向阳干燥的地上,从10时至16时连续晒2~3天。晒种时要不断翻动,使种子均匀晒到,然后收装待种。
2)药剂拌种。在有地下害虫发生的地方实施,宜在晒种和选种后进行。用种子量0.1%~0.5%的五氯硝基本粉拌种,防治立枯病和灰腐病。用种子量的0.3%~0.5%的2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0.5%甲拌磷乳油拌种,将种子拌匀后堆放3~4小时再摊开晾干,防治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
3.适宜播期
春甜荞区播种期不宜太早,太早植株茎叶生长旺盛,结实率低,宜选择在6月上中旬。夏甜荞区应适当晚播,一般在7月上中旬为宜。苦荞晋北地区一般5月下旬,晋中地区6月中旬。
4.播种方法
机械条播,依当地习惯,行距40~60厘米。
5.播种深度
荞麦是双子叶植物,子叶出土,因此播种不宜太深。播种深难以出苗,但播种浅又宜风干。因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出苗率与整齐度,是保证全苗的关键措施。掌握播种深度,一要看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充足宜稍浅,土壤水分欠缺要稍深;二要看播种季节,春荞宜深些,夏荞可稍浅;三要看土质,砂质土和旱地可适当深一些,但不超过6厘米,粘土则要求稍浅些;四要看播种地区,在干旱多风地区,因种子**很难发芽,要重视播后覆土,并要视墒情适当镇压。在含水量充足、土质粘重、遇雨后易板结的地区,为了防止播后遇雨,幼芽难以顶土,可在翻耕之后,撒籽后,少覆土;五要看品种类型,因不同品种的顶土能力各异。
6.播种量及密度
一般情况下,甜荞适宜播种量2.5~3.0千克/亩,苦荞为1.0~1.5千克/亩。北方春荞麦区,生育期长,个体发育充分,一般亩留苗以5万株为宜。北方夏荞麦区,是山西省小麦主要产区,土壤肥沃,甜荞生育期间降雨量较为充裕,复播甜荞留苗较稀,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一般每亩留苗以3~4万株为宜。
五、田间管理
1.破板结
播种后出苗前,如遇大雨形成板结,应及时破除,以保全苗。
2.中耕锄草
在荞麦第一片真叶出现后进行第一次中耕,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有除草增肥之效。中耕除草次数、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一般春荞2~3次,夏荞1~2次。中耕锄草的同时应进行疏苗和间苗,去掉弱苗、多余苗,减少幼苗防止拥挤,提高荞麦植株的整齐度和结实率。
3.辅助授粉(只适用于甜荞)
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虫媒花,又为两型化,一般结实率较低,在5%~15%之间,因而限制了产量的提高。提高甜荞结实率较好的方法是进行辅助授粉。
(1)蜜蜂辅助授粉:蜜蜂辅助授粉应在甜荞盛花期进行,即在甜荞开花前2~3天,两亩地放置蜜蜂1箱。蜂箱应靠近甜荞地。
(2)人工辅助授粉:在没有放蜂的地方,在甜荞盛花期,每隔2~3天,于上午9~11时,用一块200~300米长,0.5米宽的布,两头各系一条绳子,由两人各执一端,沿甜荞顶部轻轻拉过,摇动植株相互接触、相互授粉。共进行2~3次。
六、收获
荞麦是无限花序,从开花至成熟延续时间很长,一般为30~40天,长的可达50天。由于开花至成熟延续时间很长,植株上的种子成熟度极不一致,先开花结实的先成熟,后开花结实的后成熟,当全株60%~70%的籽粒成熟时,仍有很多未成熟的籽粒和还在开放的花。如果等到全部籽粒成熟后再收获,就会使先成熟的大而饱满的籽粒自然脱落,既影响产量,又影响种子的质量。如果过早收获,就会混有大量未成熟的籽粒,而降低荞麦的品质及产量。据试验,70%的籽粒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时是**收获期。此时收获,不仅产量高,质量也好。
但是,如在收获前遇大风或霜冻而使果柄受冻,就会枯萎变脆,而大量籽粒脱落。所以在收获前遇有大风或霜冻,应突击抢收,免遭损失。此时要特别关注气象预报。
专家介绍
李秀莲: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农科110专家。长期从事荞麦生产栽培工作,对荞麦生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有较深造诣。
“抗疫情 保春耕”——农科110专家在行动
编辑:王大伟 审核:申红涛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查看更多原创内容请关注农科110微信公众平台ID:sxnk96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