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夏未秋初,满坡的荞麦花迎风摇曳,一片雪白,缕缕幽香,沁人心脾。荞麦,以它独有的品格、风彩,受到人们的赞许;荞麦,给人以享用,更给人以启迪。

在众多的农作物中,荞麦实属“替补队员”。君不见,十年九旱的塞北,别的庄稼长不出或长不好的时候,农人就无可奈何地改种荞麦。但是这荞麦并未因先前坐冷板凳而闹什么情绪,它有着博大的胸怀,一旦上场,就开足马力,拼命生长,勃勃生机,好象在报答大地对它的厚爱。

荞麦所求甚少,给人的则很多。它可不娇嫩,天生的一副强壮筋骨:耐旱、耐阴、耐酸、耐脊,不需要优厚的待遇,只要和大地拥抱,就能发芽、开花、结果,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荞麦营养丰富,据专家测算,荞麦含蛋白质10.8%,高于大米;含脂肪2.4%,高于小麦;维生素B的含量是小米的2倍。难怪这些年荞麦身价倍增,飘洋过海,成了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此外荞麦皮是上等的枕芯充料,荞麦蜜是重要的商品蜂蜜。近年,苦荞麦更是异军突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优质的药粮兼用作物。在如此贫脊土地上艰难破土发芽,又在如此险酷环境下顽强成长起来的荞麦,可以说问心无愧,把自己的全部都无私奉献给了人们。

荞麦善解人意,往往能急人所难。在无霜期很短的阴山南北麓,它能赶在霜冻之前,干净利落地打个“短平快”,籽粒好象一夜间就饱满了,挥镰收割了,吃到人们的嘴里了。所以农家素有“七月荞麦八月花,九月荞麦收到家"的说法。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塞外,每逢灾年荒月,别的作物也许颗粒无收,唯独荞麦能派上用场,顽强地活下来,用自己仅有的血汗培育出粒粒果实,给人们以些许安慰。

荞麦吃法多种多样,焖疙团、压饸饹、荞面剪饼、荞面拿糕、荞面饺饺……这些食品,各据特色,口感舒适,美不胜收,老少咸宜。但笔者也不必讳言,荞面不怎么耐饿,干力气活时可和别的抗硬食品搭配下饭。有道是“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累折腰”。不过我以为这实在是瑕不掩瑜了。

我喜爱荞麦,我赞美荞麦。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今天,愿我们人人都学一点荞麦的品格和精神,这就是所求甚少,给予人们的则很多很多。

作者:侯殿,1945生于隆盛庄四老财巷,1964从丰中考入内大,1969大学毕业工作到退休。在一些报刊登载过一些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