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荞丝是当地的一种传统特色美食,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

马龙荞丝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选荞麦:每年秋天苦荞上市时,精心选购成熟好且无霉变的苦荞进行储备。
2. 洗荞麦:用筛子、簸箕将苦荞粗皮和沙土清除干净,然后每次取3公斤左右荞麦倒入筛子,放入盛有清水的盆中揉搓,以去除灰尘脏物,洗净后捧入簸箕,再放到晒床上晾晒。
3. 晒荞:洗干净的荞麦需晾晒两三天。
4. 磨面:用小钢磨等设备去壳,将荞麦磨成荞面粉。
5. 打芡:把一定量的荞面粉放入较大容器内,加入适量清泉水,搅拌均匀,使荞面粉与清泉水的混合浓度合适。
6. 煮面:待大铁锅里的水烧开后,将“打芡”好的荞麦浆一瓢瓢舀进锅里,然后用木棒在锅中顺时针搅拌,直至把荞面粉在沸水中煮熟。
7. 定型:把煮熟的荞面粉舀到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容器里,冷却一夜后定型。
8. 切丝:用切刀、勒弓等工具将定型好的荞凉粉切成丝。
9. 晾晒:把切成丝的荞凉粉放在晒席上,一层层剥开铺平,用竹筷子将荞丝逐条分开,进行晾晒。
10. 收干荞丝:在阳光下晾晒至荞丝干燥后,将其收起捆成把,放入箩筐,制作完成。

马龙荞丝因其金黄的颜色而有“金条子”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芦丁、叶绿素、氨基酸等多种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美容养颜的功效。其食用方法多样,油炸后色泽黄亮透明,香脆可口,风味独特;或用开水泡发后,佐以葱蒜、茴香、腌辣椒等调配各种菜肴,味道清香爽口。
马龙荞丝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曲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在马龙区通泉街道龙泉社区,荞丝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不仅是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也在当地美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随着销售平台的普及,马龙荞丝逐渐走向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