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炒荷兰豆,绝配


导报君语

腊味炒荷兰豆

真香!


时值初夏,人很容易心火烦躁,这个时候就要多吃些绿色的蔬菜。当下时令新鲜的荷兰豆,和胡萝卜、木耳搭配一起炒,不但在营养健康、颜色艳丽,口感上也是十分的搭配。

如果在广东,人们还会搭配广式腊味一起炒,味道就更加立体丰富了。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荷兰豆搭配腊味,到底好吃在哪!

荷兰豆就是“带荚豌豆”

说到4月的时令食材,河虾、河螺、荞菜、苋菜等等都耳熟能详。不过若说一年之中仅有这一个当造季节的,大家可能会忽略“豌豆”这个名字。

对于广东人来说,“豌豆”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毕竟大家常常听说,却好像很少在菜单上见过。其实并不然,所谓“荷兰豆”,就是带荚的豌豆

荷兰豆

据资料介绍,人类食用豌豆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发现的豌豆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尼罗河三角洲一带

豌豆的产量不低,作为豆科植物的它还会给自己准备氮肥,所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也是小菜一碟。到了中世纪的欧洲,豌豆也是抵御大饥荒的重要作物。豌豆的营养也很不错,干重中大约1/4是蛋白质,1/4是糖类,1/4是膳食纤维,同时还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但是豌豆不喜欢太热的天气,在中国大多是早春或者晚秋种植。其中,早春2、3月播种,4、5月就可以收成的豌豆产量最大,味道也是一年之中最好的。

荷兰豆

这其中,我们通常称“还未完全成熟的豌豆”为“青豆”,而称“还未完全成熟且有豆荚的豌豆”为“荷兰豆”。至于“完全成熟的豌豆”,我们则一般叫它“豌豆黄”“老青豆”。

在这三种豌豆里,青豆、老青豆一般用来炒饭、蒸煮,做法颇多但没有一个“规矩”,反正能炒煮的菜和肉,撒上这一把豆子都可以;而荷兰豆的做法就相对少一点了,一般是鲜炒,或者滚汤,而且鲜炒的搭配也比较讲究,通常搭配胡萝卜和木耳来做;在两广、两湖一带,无论它和哪种食材怎么炒,还必须搭配一些腊肉、熏肉、香肠等才够“和味”。

腊味

那么问题就来了,荷兰豆这种食材,为什么和这些晒制过或腌制过的腊味搭配,会更加好吃呢?

腊味更容易使荷兰豆油润和味

新泰乐总厨麦尉洋认为,从传统粤菜领域来讲,荷兰豆属于容易炒过火的食材,而炒煮时“过不过火”,直接影响荷兰豆的风味。

在荷兰豆还没熟透的时候,它质感爽脆,大多数人偏爱这时的口感,但不容易入味;而荷兰豆熟透之后,质感会变软焾,还容易“出水”,这时吃起来就没那么带劲了,但却特别容易入味。

腊味炒荷兰豆

而从烹饪角度来说,荷兰豆这种青菜属于“瘦物”,一定要搭配一些肥腻的肉类,才能更惹味

鉴于“不过火”时口感好但味道乏,“过火”时口感差但味道浓,很多人在炒荷兰豆之前,都会先焯水,去其臭青味的同时,还能先将荷兰豆煮至半熟。随后再与预先炒热的材料入锅爆炒,几下之后马上上碟,这样就能做到熟而不过,有质有味。

为了保证爆炒荷兰豆时够油润、够香味,老饕们通常选择搭配一些油腻的肉食,其中广东人就最喜欢用腊味来增加它的色香味。

众所周知,南方盛行的腊味、熏肉等,本身就是富含油盐成分的腌肉,不但有高浓度的香气,还自带调味烧汁的酱香(有些腊味在制作时就已经加入了酱油)。因此,这类食材在高温爆炒时,能迅速地提供动物油、盐分、调味料三种成分,使荷兰豆更容易、更快获得调好的味道,不至于过火甚至“出水”。

很多人会说:那么把预先调好的酱汁放进锅里和荷兰豆炒,不也一样吗?从科学角度来说,由于成分的相似,确实一样。但在烹饪时,除了讲究方便,还要讲求“和味”,而腊味是通过腌制、晒制之后制成的,虽然成分相似,但各种成分通过发酵和混合,更加自然、更加醇香

麦尉洋说:“这就好比做煲仔饭,窝蛋牛肉饭、冬菇滑鸡饭揭煲时要浇上一勺酱油,但腊味煲仔饭不单不用,这样吃起来还更香。”这是因为腊味在蒸、焖、炒、煮的做法里,一开始就已经处于“和味”状态,不用加热调和,愈做愈香、愈做愈出味,使与之搭配的食物更容易入味。

所以,我们喜欢将荷兰豆和腊味一起炒,其实就是看中这一特点,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味道更香、口感更润

食谱

材料

腊肠、腊肉、荷兰豆、盐。

做法:

1、荷兰豆洗净择去两端的丝儿,腊肠腊肉切薄片;

2、锅中放入适量热水,水开后放入荷兰豆汆烫变色,马上捞起浸入冷水中2分钟,沥水备用;

3、锅置火上,放入腊肠腊肉小火煎至透明,投入荷兰豆大火翻炒几下,加入盐继续翻炒均匀,出锅盛盘即成。

美味关键

荷兰豆汆烫变色即可,千万不要过火,时间也就是几秒钟。炒制过程中因为有腊肠腊肉,肥肉较多,所以炒这道菜不用放太多油。


图文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融媒体记者 冯睿峻

部分图片来源 | 综合网络

编辑&排版 | 广粤文化·美食导报融媒体编辑 A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