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寻访他乡论美食(莜面、土豆、傀儡)

寻访他乡论美食

(莜面、土豆、傀儡)

刘正用

秋意渐浓,在北方大地,土豆丰收,莜麦飘香,土豆已收获,由绿变黄的庄稼地里,人们忙碌着对陆续成熟的莜麦开始收割,确保颗粒归仓。这是张家口人乃至整个塞北高寒地区的人们,最质朴也是最传统的生活。

这里除了大量种植莜麦,还有一种食物介于主食与蔬菜之间,这里的人对它的感情深厚给它起了个名字一一山药蛋,浓浓的乡土气息里带着喜欢到骨头里的亲切。土豆在聪明的塞北人手里变化万千,是堪抵半年粮的美味主食,是丰俭由人的必备菜蔬。土豆,如今是地球上种植地域最广的作物,全世界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能让土豆产生奇妙的变化。这里的人当然也不例外。

土豆的功效与作用:补充营养、养胃、宽肠通便。土豆是茄科茄属植物,从营养角度来看,土豆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具有补充营养、养胃、宽肠通便、利水消肿的功效。

1、补充营养: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钾等微量元素,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

2、养胃:土豆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

3、宽肠通便:土豆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宽肠通便,帮助排便,缓解便秘,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4、利水消肿:土豆所含的钾能取代体内的钠,同时能将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水肿患者的康复。

马铃薯究竟在何时传到了地处塞外的张家口已无法考证,但是想来这种耐寒、耐旱、产量大、保存期长的作物,在抵达张垣大地时,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深扎这一方土地。数百年来山药已经成为张家口人解锁乡愁的味觉密码。不论是蔬菜繁多的夏季,还是蔬菜难觅踪影的冬季,张家口人都不能割舍对土豆的热恋。如果说东北人的半年粮是酸白菜,那么土豆,当之无愧是张家口人的半年粮。

在张家口人的食物情结里,土豆,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在某次饭店吃饭,看着眼前的“土豆烧牛肉”想起自己儿时和父母一起在村里种土豆。我那会儿太小,干不了啥,父母在地里抱坑,让我站在地上把削好的山药种子往下扔。这是我对农活儿的最初记忆。

不论岁月如何变迁,最好的“炒土豆丝”在哪里?很多人都觉得“在饭店里”。至于蒜泥山药拌茄子、土豆烧牛肉,以及近年来,饭店里流行的烧土豆、干锅土豆片、干炸土豆片过油肉等菜,都是出镜率极高的菜品。(图一,莜面土豆烧制菜)

土豆既是菜也是饭。最让张家口人难以割舍的还莫过于土豆与莜面的珠联璧合。土豆去皮,用擦子擦成细丝;取少量莜面和土豆丝混合搅拌均匀;用手轻轻地将土豆莜面揉成一个个小丸子,将丸子放入笼屉中蒸制,丸子做得小10分钟左右即可,做得大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一锅张家口人熟悉的家常美味——山药丸子,就出锅了。刚出锅的山药丸子香味扑鼻,蘸上香醋、生抽、蒜末、辣椒油、味精,香油搅拌而成的料汁,一口咬下去,有滋有味。如果想吃得再奢侈一点,将蒸熟的山药丸子放入油锅中,小火慢炸,香酥可口,味道鲜美,主食带来的满足感尽在其中。(图二,土豆莜面丸子)

土豆与莜面的融合总是能在勤劳的张家口人手中变换出无穷的花样——“山药莜面傀儡”就让人咋也分不清“谁是山药,谁是莜面”。一道简单的地方美食,做法却有多种花样。这里世代相传的做法是土豆上锅蒸熟、捣烂成泥,再将莜面混入土豆泥中,搓成小粒;然后将搓好的傀儡放到铺了笼布的笼屉里,上锅蒸15分钟,取出晾凉;最后铁锅内加少许本地人爱极了的胡麻油,烧七成热,加葱、姜蒜、(有扎蒙花味更香)盐、调料和晾凉的傀儡放入,大火翻炒几分钟即可出锅。(图三,炒傀儡、磨擦擦)

我一直以为山药做不出什么花样美食,直到有一次,在朋友家吃饭,看到一种作法,先是把土豆洗净、去皮,在擦子上磨擦成山药糊,加入少量的莜面,然后把糊状用锅铲,铲起用筷子拨在笼布上蒸熟。羊肉切成小丁加葱、胡麻油、胡椒粉、盐、味精蒸熟后把磨擦擦泡羊肉汤汤吃。也可以用黄瓜、水萝卜凉拌吃,不管咋吃口感那真是无法形容,山药的精道,莜面的奇味,羊肉的鲜香,再加点坝上辣椒油别有风味,连吃两碗口齿留香,久久回味无穷,隔天就想重吃一次。

如果将那些和莜面土豆有关的美食一一记录下来,恐怕仅张家口一地就能多到出一本书,何况直到今天,人们对土豆美食的花样翻新仍抱有极大的热忱。作为主食的莜面、土豆,口感绵软细腻,较之高粱、玉米,好了不止一大节。那么,作为北方人最常吃的——小麦,张家口人有没有玩出自己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