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莜麦长得这么白白净净啊


男人在客厅里喊:“原来莜麦长得这么白白净净啊!”

我跑出来看,电视里那随风荡漾的莜麦在慢镜头下是那么从容曼妙。脱粒后的莜麦好似小麦,但颜色偏黄白,磨出来的面粉又是朱红色。在巧手农家人的手中制作成长长圆圆,还有罗旋状的面食,蘸着一碗西红柿酱料,很美味。

这些熟悉的画面唤起了我的味蕾,也唤起了我的记忆。小时候那些日常而又美味的食物在脑海中翻滚。

记忆中,家家户户的炊烟都是清晨五六点就开始冒了,哪怕是雪及膝盖的冬天,勤劳的主妇们总是起个大早,灶台上一口硕大的铁锅里承载了全家人的精神食量。人们总是有各种智慧让白面、莜面、红面、黑豆面、玉米面、小米等各种细粮粗粮混合及幻化出种种美味的热气腾腾的食物。全天的第一顿,底下是小米粥,中间是馒头包子或者各种杂粮窝窝头,上层也许还有各种面食,熟了之后用腌制的酸菜,翻炒的西红柿酱调味,或者用土豆丝炒,再拌一点具有家庭特色的咸菜,有时也会有烧饼,或者烤番薯,土豆等。总之,到清晨七八点的时候,桌子上已经盛满了各种美味食物,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想吃的那一份。在白色的蒸汽中端上来的蒸的、煮的、炒的花样食物中,一天的生活正式开启了,带着满满的能量,该学习的学习,该劳作的劳作。

想起奶奶,除了医生的职业,还爱钻研各种菜肴。有数个缺乏新鲜蔬菜的冬天,就着她亲手腌制的萝卜、酸菜、辣椒以及番茄酱把枯燥的日子嚼出了味道。

同是一道食材,同样的油盐酱醋,奶奶总能调制出最美味的食物。我曾不解她的秘诀在哪里,央求她教会我做某道菜,可是每次她告诉我流程,我就跑去干别的事情了,等到下一个流程时间才又出现,所以总也学不会。后来发现,奶奶对待味道从不含糊,每一个过程在她手里都及其严苛,她会耐心地与那些食材厮守着,戴着眼镜,仔细地查看。在安静的时间里,一点一滴的变化显得那么着重。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信息化时代,人们随时可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但对于味道的执着却不如从前那般热切。因为丰富的选择及戳手可得的资源带来了种种体验,猎奇的心态让大众有了不断尝试新鲜的机会,满足愉悦感的阙值越来越高,也就越来越不容易被微小的变化和新鲜的味道所感动。

每个家庭的厨房里都有各自的味道,荧幕上、街道上也飘散着各种各样的味道。味道不仅仅是味道,承载了记忆的咸辣酸甜格外让人回味。无论是食物的味道,还是生活的味道,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夹杂着人们参与的过程及品味时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