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手擀杂粮面条
同学送我的杂粮面,拿给了老妈。老妈很高兴,说要用来做杂粮面条。
吃完早饭,我就开始和面。绿豆面,25克,黄豆面25克,小米面25克,荞麦面25克,莜麦面25克,白面150克,和面时,水加多了,又抓了一把白面,大约40克左右,面活好了,醒着。
中午,老妈开始擀面条,用苞米面做“bu,二声”面,,很快老妈就擀好了,一个大大的面皮,老妈把面皮卷在擀面杖上。因为我面活软了,老妈没有从中间抽出擀面杖,而是用刀在中间划开,拿走擀面杖,让我给面切宽点。





我说吃过水面。老妈说:“杂粮面都是吃热面,不硬。”老妈开始指挥做热汤杂粮面条。先把豆角菜做好,备用。烧水,水开,下面条,加点盐,面条熟了,将做好的豆角倒入面条中,关火。我说这是啥吃法?老妈说:“小时候,我姥姥就这么做,大家都喜欢吃,不过那时夏天不吃杂粮面条,都是冬天吃,叫热‘wen er’,老妈说的是方言还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也想不出是哪个字来,只好拼音代替。”我明白了,为什么杂粮面要吃热的。
也许是老了,也许是家的味道是最难忘的,老妈经常讲起她小时候,姥姥做的“美食”。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味道,就像我喜欢老妈做的饭菜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