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捧的3种健康食品,养生不太行,坑钱第一名,别交智商税了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健康知识广泛普及、各类物资花样翻新,当代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了不少,健康食品、养生食材也是囤到手软。尤其是对一些关注身材的女性朋友,在健康食品方面的开销会更大,生怕自己多吃一口身材就变了形。
只不过,市面上那些所谓的健康食品,或许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健康,有些人甚至出现了越吃身体状况越差的情况。如果你也入了坑,当心伤钱又伤身!

一、这3种健康食品,别买!
我们不否认,通过调节饮食这种方式,确实有利于人们养护健康,若能长期坚持,甚至可以起到美容养颜、增强体质的效果。但如果大家对健康食品了解得不够详细,单纯听信那些铺天盖地的虚假宣传,那么日常饮食,必然会成为引发健康问题的潜在隐患。
1、燕麦片。近几年燕麦片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已经让人们形成了“燕麦片属于健康食品”的固有认知。也因此,不少家庭都会在日常饮食当中添加燕麦片,甚至会用燕麦片煮饭、煮粥,完全代替米饭、面条这类传统主食。有些极端主义者,干脆连肉、菜都不吃了,每天吃两碗燕麦片,成了固定的正餐标准。

原则上来说,纯燕麦属于粗粮,确实可以归类在健康食品的范围内。燕麦本身粗纤维含量丰富,虽然口感相对粗糙一些,但营养价值极高,纤维素作用于人体后,有助于维护肠道环境,还能缓解高血脂、高血糖,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是非常有帮助的。
奈何市面上的燕麦片多种多样,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口味,不断推出新产品,比如复合果仁燕麦片、冻干酸奶燕麦片、即食型牛奶燕麦片等等。殊不知,这些五花八门的燕麦片,没有一个符合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

市面上的麦片主要以多谷物混合的方式制作而成,为了保证风味,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加入麦芽糖、奶精等,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品添加剂,再加上坚果、酸奶,糖分、油脂增加,这哪是吃燕麦片,分明就是一碗“糖油粥”。
不少人认为,选购燕麦片时会特别注意制作方法,只要选择“非复合型、非油炸”的产品,只吃纯麦片,就能避免糖分、油脂摄入超标。可实际上,但凡是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就无法避免食物添加剂的存在,即便是“非油炸”的纯燕麦片,其脂肪含量也不会降低。因此,市面上大部分燕麦片并不属于健康食品,更不能完全替代一日三餐。

2、全麦面包。全麦面包深受减肥人士的喜爱,人们普遍认为,全麦面包整体热量偏低,富含粗纤维,进食后人体脂肪代谢负担较小,同时还具有促进消化、清理肠道环境的优势。合理摄入后,不仅可以避免发胖、保持身材,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身体机能也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只不过,人们大多数情况下遇到的,并不是“真全麦面包”。
全麦面包主要指,用保留了麸皮、胚芽结构的全麦粉制作而成的面包。由于粗纤维结构得到了充分的保留,进食过后肠胃方面消化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消化过程中,人体自我消耗量增加,脂肪代谢速度加快,自然会起到一定的燃脂效果。如果是体重基数较大的减肥人士,合理摄入全麦面包后,确实能辅助减轻体重。

为什么人们总是买不到真正的全麦面包呢?主要与它的自身缺陷,以及产品的销售策略有关系。作为食品,商家在意的是顾客进食后的整体感受,而全麦面包的主要缺陷就是不好看、不好吃。如果顾客进食后感受很糟糕,那么就会影响到商家的整体销量,口感差的全麦面包卖不出去、不挣钱,商家要么选择减少生产,要么对产品进行改良。
为了迎合当代大部分人崇尚健康饮食的需求,多数商家选择了改良全麦面包。在制作过程当中,先加入面粉、添加剂,来中和全麦粉粗糙的口感,使其变得绵软、蓬松。然后加入糖浆或色素,让面包呈现出焦糖棕的颜色,勾起人们的食欲。最后经过烘烤,一份色泽诱人、松软可口的“全麦面包”就完成了。

对于“全麦面包”,只要不是内心坚定的人,一般很难坚持吃下去,即便抱着尝鲜的心态去尝试,最后多半也会以失败告终。所以朋友们,若是想减肥、想维护身体健康,千万不要相信市面上所谓的全麦面包,如果还是不死心,不妨自己买点全麦粉做一次,并尝试着吃完它,这时候你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差距了。
3、无糖食品。无糖食品包括饮料属于健康食品,应该是饮食界最大的骗局。该类食品表面上看是无糖的,其实内部的糖分丝毫没有减少,长期大量摄入,必然损害健康。

有研究指出,过量的糖分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已经超过了脂肪所带来的影响。包括2020年11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也指出,仅2017年就有1.2万人死于长期喝含糖饮料导致的冠心病、糖尿病。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发展,糖的应用面逐步拓宽,糖分摄入过量现已成为了阻碍人民健康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人们想要保持健康,控糖就成为了**做法。可选择无糖食品、饮料,真能降低日常糖分的摄入量吗?答案是不能。

市面上不少食品都标榜自己是“0糖”产品,但实际上,商家口中的“0糖”,主要指的是蔗糖的含量为0,而不包括其他糖分替代品。像麦芽糖、玉米糖浆、水解淀粉物等,其实都属于蔗糖替代品,都能增加食物的甜味,进入人体后,也会像蔗糖一样被转化吸收,然后囤积在体内。
且不说长期吃这些所谓的“0糖食品”健不健康,光是食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这一条,就已经违背了健康饮食的基本理念。再加上“0糖”食物中“暗含”的糖分,长期下去身体健康迟早要出问题。所以说,不要看到“0糖”字眼就相信食物完全没有糖分,过分依赖此类食品,不仅会对健康不利,钱也打了水漂。

二、健康食品该怎么挑选?
父母辈的人常说“自己做的饭好吃又安全,想换花样还能自己调节。”不可否认,自己做饭确实具有这一优势,安全无添加这一条,更是远超市面上多数产品。不过,考虑到当代社会网络发达,不少年轻人,包括中老年人都养成了网购习惯,再加上生菜生肉不能完全取代所有食材,因此,如何选购健康食品,就成了一门学问。
1、拒绝白嫖。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不少店铺的带货主播会利用烘托气氛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如果搭配上超高的优惠力度,意志力不坚定的消费者,自然会忍不住剁手。

大家要明白,商家卖货普遍是利益为先,无利可图生意自然做不下去,如果产品的便宜程度,超过了一定限度,那么产品的品质自然会引人怀疑。当然,我们不排除一些商家赔本赚吆喝、开业大酬宾,但面对超低价格的产品,留个心眼,抵抗住白嫖的诱惑,准不会有错。
2、看加工程度。现在市面上许多产品都打着“健康食品”的旗号四处售卖,实际成分表上的各种添加剂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要知道,加工程序越繁琐,使用添加剂的频率就越高,添加剂含量越多,人们的进食健康度就越低。

像蔬菜、水果、谷物、蛋类、肉类、牛奶等食物,加工程序都是比较简单的,最好的也就多个包装,食物的本质不会改变。因此,建议在选购食材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此类食物。
3、选择应季食品。虽说现阶段种植技术革新,培育反季节蔬菜、瓜果的技术相对成熟,但顺应自然规律,吃应季的蔬菜、瓜果,往往更符合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反季节蔬果有一个弊端,受自然条件、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蔬果的生长节奏会被打乱,如此种植,蔬果多少都会缺失一些营养,甚至会改变口感、味道,非常影响进食体验。但如果顺应季节更替,选择应季蔬果,饮食方面则会得到更多的保障。
三、怎么吃,更健康?
吃饭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局限于填饱肚子了,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优质的食物不仅可以让情绪变好,对养护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那么,什么样的饮食更符合健康标准呢?主要是以下这几点!

1、控盐。科学研究发现,人体每日摄入盐分超过一定标准,容易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建议,人每天摄入盐分不得超过5g。
但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40年间,人均盐分摄入已超过了10g,这说明我国居民普遍吃得太咸,基于此因素造成的影响,我国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要高于其他国家,非常不符合健康需求。

想控盐其实并不难,炒菜做饭少放点就行,但由于部分地区的菜式口味偏重,所以盐,包括一些含有盐分的调味品,比如酱油、耗油、鸡精的实际使用量,并不好掌握。
这里有几个控盐小技巧介绍给大家,一种是购买专用的带计量的控盐勺,一平勺是3g盐。有了控盐勺,限制了加盐的总量,可大幅度降低盐分超标的概率。还有一种做法是,在菜肴出锅前加盐以及调味料,这样可以避免多种调味品冲突造成的盐分过量,也能限制住饮食中盐分的总量。

与此同时,还要少吃腌制食物,比如咸菜、腌肉、腊肠等,此类食物普遍盐分泛滥,一般吃不了多少,盐分就超标了。
2、控糖。生活中许多食物都含有糖分,奶茶、坚果、膨化食品、酸奶等,包括一些咸味的菜品当中也会加入糖进行调味或提鲜。正常来讲,人均每日糖分摄入量,需控制在25g以下,这样才能避免糖分过量给身体带来负担。与此同时,控糖还能避免热量堆积引发肥胖,对保持身材有帮助。而拒绝肥胖对预防多种慢性病都具有显著效果。

想要控糖,就要从根本上拒绝糖分,比如少喝奶茶、少吃蛋糕、少吃蜜饯,都有助于控糖。同时要多关注食物的配料表,如果发现糖分相关添加剂排名靠前,则说明糖分含量较高,不推荐选择。含糖量高的食物被人体拒之门外,过量糖分自然无法威胁健康。
3、讲究营养均衡、全面。营养均衡一直以来都是健康饮食最重要的基础,如果食材搭配达不到健康标准,那么饮食健康自然是没有保证的。

营养均衡主要包括肉、蛋、奶、主食以及蔬果之间的搭配,且每天最好能吃到12种以上的食物。该标准有利于弥补各种食材之间的短板,能让一天之中所摄入的营养更加全面、丰富,同时高度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营养持续获得全面补充,健康自然能得到养护。
总结:
市面上大部分健康食品,都是反复加工制成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健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燕麦片、全麦面包和无糖食品。这些食品中不仅含有多种添加剂,部分食物的本质也被改变。若长期摄入此类食品,难免会引发健康问题。

想通过饮食维护健康,无需盲目听信广告,也不用依赖市面上现成的“健康食品”,只需选择优质的食材,然后在日常饮食当中,做到控盐、控糖、保证营养全面,并长期坚持,即可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长久保持健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