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舶来的“五谷杂粮”知识

相对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五谷”来说,舶来的五谷杂粮品种较少,但是独特的舶来粮食品种对我国具有强大的互补作用,传播发展速度快,生命力强,食用意义深远。

1.高粱

高粱,古称蜀黍、蜀秫、芦粟等,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现在我国广泛种植,尤以东北地区最多。

据研究,高粱的原产地在非洲赤道两侧,特别是苏丹和埃塞俄比亚,栽培高粱已有7000年历史。近来考古发现,我国已在新石器时期就有高粱的证据。

高粱的收获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是世界四大谷类作物之一。高粱,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主要用于酿酒、做食品、饲料。中医认为,高粱性味甘平,微寒,具有凉血、解毒之功,可入药,用于防治多种疾病。

2.玉米

玉米,又称玉蜀黍、番麦、包谷、御麦等,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据研究,玉米起源于南美洲中部的亚马逊流域,如秘鲁、巴西、玻利维亚等,也有认为起源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据《中国玉米品种志》载,16世纪由欧洲传至我国。最新研究表明,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应为南宋末年或元朝初年,约为13世纪。我国现栽培的玉米主要有硬粒型、马齿形、蜡质型、粉质型、甜质型,糯质型、有粰型,爆裂型等类型。

玉米可煮吃,爆成米花吃,也可碾粉制饼、作糕、调羹吃,我国部分地区人民作为主食之一。玉米籽粒营养丰富,主要供食用和饲用,还可以用于制作优质食用油以及玉米淀粉,深加工后可制取啤酒;果穗苞叶可用于编结日用工艺品;玉米须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3.燕麦

燕麦,又称莜麦、油麦、乌味草、皮燕麦,古文献中称雀麦,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燕麦多为野生,因燕雀所食,故名”。

据研究,燕麦的原产地在中亚细亚、小高加索地带,如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朗等地,大约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已有2200多年历史。

燕麦具有明显的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胆固醇的作用,降血脂效果明显。燕麦还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妆品和药品行业,还是富含纤维的食品基料,主要以西式食品为主。

4.豌豆

豌豆,又称胡豆、麦豆、淮豆、回回豆,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豆科植物。《本草纲目》:“其苗柔弱宛宛,故得豌名”。

豌豆原产于地中海北岸地区的希腊、意大利和亚洲西南部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在新石器时期就发现有豌豆证据,传入我国时间大概为三国时期。

豌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降血压、降血糖、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工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豌豆淀粉、蛋白质的加工。

5.蚕豆

蚕豆,古称胡豆,又称佛豆、罗汉豆、倭豆,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

蚕豆原产地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非洲北部,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二是亚洲西部的黑海南岸、高加索地区、土耳其等,传入我国时间为西汉,有“张骞使西域得胡豆归”记载。

现在的蚕豆,除了作为粮食原料外,还可用于烹调佳肴,四川人把蚕豆酿造成辣瓣酱,还制作成五香豆、风味豆制品等。

6.甘薯

甘薯,又称红薯。柏树、番薯、地瓜等,属于旋花科,不同于薯蓣科的甘薯(如山药)。

甘薯,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也有说出自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后由西班牙传入菲律宾。我国古时是没有现代甘薯的,传入中国时间最早记载是1584年,即明万历年间,是由菲律宾吕宋岛传入。

甘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甘薯已从主要粮食作物转为经济作物种植。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

甘薯,有关专家们评价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甘薯是碱性食品,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维生素等,还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7.马铃薯

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蛋,又名洋芋、地蛋、香芋等,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据研究,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秘鲁南部的“的的咯咯湖”沿岸,也有一说出自玻利维亚,传入我国为明末清初。

马铃薯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和胃、解毒、消肿等功效。同时具有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多重特点,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要的食品品种之一,被列入七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中,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

有营养学家研究指出:“每餐只吃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可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马铃薯是接近全价的营养食物。”(粮检中心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