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研发康养产品助力农民增收

近年来,清水县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康养资源的利用价值,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康养产品研发生产,不断提升康养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清水县气候湿润,在白驼、红堡、王河、松树、黄门、草川等10个乡镇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艾草,所产的野生艾草叶质醇厚、香气清新、火力适中、通窜性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

清水县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的野生艾草资源,大力发展起了艾草产业,该合作社已经研发推出了艾条、艾柱、艾绒、艾草足浴包、艾草足浴饼、艾草养生枕、艾草香包等艾草康养产品35种,并且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记者来到清水县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艾草的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各个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制作艾条、足浴艾饼等。

工人王红芳在这个合作社主要从事艾条加工、包装等工作,通过在合作社工作,她也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她一边包装产品,一边告诉记者,“我在这边干了快三年了,这里离我们家也很近,我既能看孩子也能挣钱,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在这里干活挺好的。”

清水县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富强告诉记者,“我们的艾草产业从18年发展到现在,利用当地特色的艾草资源,我们每年通过艾草的采收可以带动当地的闲散劳动力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采集艾草120多吨,企业的产值每年突破200万元,现在能够带动周边的12名群众在此常年务工。”

近年来,清水县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充分挖掘艾草药用价值,通过艾草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提升艾草附加值,多元化发展艾草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而且也有效提升了当地康养资源、康养产品的知名度。

同样地,在距离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不远处,也有一家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康养产品研发生产的甘肃养源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记者走进该公司加工车间,几名工人正在养生枕填充车间内给枕头填充荞麦壳,与此同时,养生枕壳缝制车间里,一排排缝纫机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着缝制枕头,大家各司其职,一派繁忙的景象。

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甘肃养源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康养产品生产研发,围绕当地荞麦资源,打造以“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研发出荞米、荞面、荞茶、养生枕等4类主打产品,其中以荞麦壳为主要原材料辅以当地中药材,开发出24种款式60余种花色的养生枕。

甘肃养源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宏告诉记者,“我们公司2023年荞麦养生枕实现销售额近200万元,带动了60人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2024年预计实现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今后,我们将继续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规模化、标准化推进荞麦等系列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更好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清水融媒记者丁文艳)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