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到底是“害人麦”,还是“养生麦”?不妨详细了解下

健康饮食是大众所追求的养生生活标配,现今无论是中老年人,亦或是青年人群,都追求着“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生活态度。王叔叔亦是养生界的其中一员,对自己的饮食搭配方面绝不含糊,平时就喜好在手机网络、电视养生节目和健康生活杂志等多种渠道上搜集各种各类对身体有助益的食物,以及针对不同患病人群需要注意忌口的食物等相关报道。

因为王叔叔自己长期患有高脂血症,所以对降脂有益或者忌口的食物格外关注。各类节目或文章中推荐的健康食物里,燕麦的“出镜率”明显居于高位,推荐中有提到该食物可以帮助降脂,这点引起了王叔叔的注意。
燕麦属于谷物粗粮一类,王叔叔根据多方关于燕麦的报道,然后结合了自己的疾病性质,将其作为对自己身体健康有裨益的食物之一;随即燕麦就成为了王叔叔日常饮食结构中的一份子,并且已经坚持食用了有一段时间。

640px * 427px jpg
然而有一天,手机推送消息中的一个标题引起了王叔叔的注意,“燕麦可能是害人麦!”吓得他赶紧点进去一看,相关的报道称燕麦竟然可能会致癌,还有人指出燕麦可能不具备降糖效用,相反还会使血糖升高!
内容中提出的有关于燕麦的质疑,和很多报道时常宣传的关于燕麦有益身体健康的消息完全不同了,一时半会王叔叔都不知道该拿家里储存的燕麦怎么处理才好。
关于燕麦这一食物的负面消息使他犯了难,已经坚持食用了一段时间的燕麦,是否会像报道中的那样威胁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呢?燕麦究竟是好是坏,自己该相信什么说法呢?
一、燕麦到底是不是“害人麦”?
燕麦是一种禾本科谷物,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两种类型,其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β-葡聚糖等营养物质。崇尚健康养生的人群和健身减脂的人群都会选择将其作为日常饮食的一类,但网传燕麦可能会致癌,使得大家对这一食物的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担忧。

燕麦存在致癌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美国环境工作组(EWG)在一项调查报道中称,他们在进行燕麦制食品的抽检时,将45种样本送检,结果却发现不合格率高达95%以上,其中43种皆含有草甘膦的残留。阳性样本中则有31个样本的含量已经超过了明确规定的儿童健康安全标准。

草甘膦是除草剂中主要的化学物质,它可能致癌的说法是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所提出的,但就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一系列争议,对于该成分究竟是否致癌尚无明确定性。同时燕麦中草甘膦残留量非常之少,将该化学成分直接转换成燕麦致癌的说法过于夸大,并无足够的证据证实。
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燕麦制产品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正规产检所生产的合格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这些关于燕麦的说法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辩证分析,具体看待。

640px * 383px jpg
那么燕麦对于人体血糖不降反升这一问题,它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首先来了解一个概念,血糖生成指数简称GI,反映了人体进餐后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速率,是进食后某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根据GI的高低,定义GI指数大于70的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GI指数小于55的则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而食物不同的加工方法或烹饪方式以及品种的不同都会影响其GI指数。我们都知道燕麦是粗粮,其被归为低GI食物一类。
但通常粗粮的口感本味相对较差,为了迎合大众消费者的口味选择,针对燕麦的种种复合食品随之诞生,包括麦片冲饮、烘焙膨化麦片、水果燕麦等等,以上食品中通常会加入大量糖分、油脂和各类食品添加剂进行制作,或者经过高温加工,虽然进一步的调味炒制可以使燕麦增添风味,口感香甜脆爽。
但与此同时除了会导致其本身营养流失,反而使本身为低GI食物的燕麦因“过度包装”转变成了高GI复合产品,进食太多可能还会引起血糖和血脂升高,所以我们要明确,燕麦属于麦片类,但麦片类不等同于燕麦片,不同的麦片产品制法差异较大,会使燕麦本身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关于燕麦这一食物存在安全隐患,威胁人体健康的传言,其实是不专业的说法与报道。这也提示着我们,在根据一些信息推荐去选择日常饮食食材的环节中,要辨证的去看待相关报道的介绍,充分了解,不要以偏概全。
而燕麦自身的优质功效就为自己做了自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燕麦纳入了自己的饮食结构,因为该食物作为膳食谷物纤维本身是一种很健康的食品,富含多种功效,对人体大有益处,是非常适合关注养生和健身的人群食用的。
二、燕麦是不是“养生麦”?
燕麦是一种常见的优质食材,曾入选“全球十大健康食物”,被刊登在美国《时代》杂志上。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β-葡聚糖、氨基酸、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帮助肠道蠕动、降血脂、调节血糖等功效,同时还能增强食用者的饱腹感,是当之无愧的“养生麦”。坚持食用还会有以下好处:
1. 降血脂
有研究表明燕麦中属于多功能因子的一类生物活性肽,不仅能作为氨基酸的供体,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而且还具有一系列的生理调节功能,包括降胆固醇等作用。同时有报道中的数据指出,每天摄入≥3gβ-葡聚糖,能够降低0.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和0.3mmol/L总胆固醇。如果保持长期摄入燕麦,很有可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效降低,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640px * 413px jpg
2. 调节血糖
燕麦食用后进入胃肠,其中所含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混合,延缓胃肠吸收,降低餐后的血糖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葡萄糖的耐量。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可以使餐后血糖水平上升的速度减缓,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产生,从而增加胰岛素分泌。
一项体外实验结果证实燕麦中的活性成分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最终结果表明,燕麦肽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如刺激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增敏、促进糖原生成等,对于坚持食用燕麦的人群可能会有一定的血糖调节作用。

3. 改善便秘
燕麦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出粪便,可以有效的改善便秘问题。其中的活性成分具有益生元作用,还能调节肠道菌群。

640px * 433px jpg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有数据证实燕麦擅长于以上功效,但它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作用,如若已经患病,需要采取正规的治疗手段,不能完全依靠该食物以求病愈。
同时,作为一种健康食品,燕麦可以纳入为相关疾患日常饮食中的一种选择,但要注意的是,优质的燕麦选择与合理摄入食用才会对身体有益。
三、燕麦的选品与食用注意事项
燕麦作为健康饮食的标配,在它的选择上就要讲究。同时,尽管该食材属于安全食物,但若食用不合理,也是会影响健康的。
1. 燕麦的选品
我们在购买时燕麦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最好是资深的一些粮食专卖店等有资质的店家,同时产品要附有合格证书,这样才能保证燕麦的出品,避免购买到坏粮或品质有问题的粮食。
在燕麦种类的挑选上,建议以纯燕麦为主,燕麦粒或燕麦麸为佳,避免选择深加工的复合产品,有包装的燕麦制品可查看商品外包装标注的配料表进行挑选,添加物简单且少的为宜。纯的燕麦会保证其自身功效特性,不会因为高温等加工过程使自身营养流失。复合燕麦制品为增添风味其中会添加大量的糖和一些化学添加剂,不适合糖尿病等病患食用。

640px * 355px jpg
这里值得推荐的是燕麦麸这一食材。燕麦麸就是燕麦的麸皮,是燕麦原粒被磨掉的那层外皮,我们日常食用的燕麦片一般都已经将麸皮去除。但燕麦麸营养价值高,其中的可溶性纤维素大约是整颗燕麦粒的95%,包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经研磨后,当中的β-葡聚糖含量能被提升,可以用热水冲泡食用,有助于健康。

同时燕麦也可以与各类粗粮谷物搭配,增加营养功效。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将燕麦和小米、薏米、玉米、豆类等粗杂粮搭配,联合烹煮,科学降糖,同时还可以增强饱腹感,降低食欲,有助于控制饮食的摄入。

2.燕麦的食用注意事项
任何健康食材的摄入都需要合理规范才能发挥自身最大效益,燕麦也不例外。尤其是罹患有基础病的人群,在食用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不可过量。燕麦如果吃的太多也会影响消化,过量进食的话,其中含有的纤维素成分会使肠道吸收变慢,导致腹胀、胃部痉挛等症状。因为不易消化,消化系统不好的人群也不宜过度进食。
不可久煮。糖尿病患者要尤其注意,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GI指数也越高。在烹煮食用时燕麦不可长时间熬煮至过于软烂,否则反倒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总之,各类食物作为食疗可以辅助疾病相关的治疗手段对疗效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却不能完全代替正规医疗方式对疾病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将燕麦加入我们日常的饮食结构,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在选购时要把握好种类和出品,注意相关的食用事项,控制好自身摄入量,才能使“养生麦”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周立,颜丹云,赵祎瑾,刘俊果.燕麦蛋白的提取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7):210-217.
[2]徐悦,郭亚男,李顺秀,等.超声对燕麦蛋白氧化聚集体结构及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1):85-91,116.
[3]姚望,彭毛,姚芬.燕麦生物活性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20,33(08):11-14.
[4]张桂英,沙凤桐,刘文龙,王彦华,杨娜,张硕,张文高.燕麦的营养成分、功效作用及其在药膳养生食品中的应用[C]//.2016年中国药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