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锋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2016、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头条号签约作者。
划重点
1.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确把草甘膦归为2A级致癌物,意思是没有充分证据表示使人致癌。
2. 世界主要国家的官方部门对IARC的致癌结论持否定态度,包括美国食药局、美国环保局、加拿大卫生部、新西兰环保署、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等,这些机构都认为,草甘膦不太可能使人致癌。
3. 此次EWG抽检的结果其实均未超过各国的标准,之所以说超标,是采用了自己定的标准。
4. EWG检测的麦片中草甘膦含量并不高,正常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5. 购买麦片注意查看营养标签,选择合适自己的麦片。
最近有文章称美国一环保组织EWG前不久声明市面上大部分早餐麦片皆含有“致癌除草剂”草甘膦残留,而且残留量“超出安全范畴”。
草甘膦是什么?麦片真的致癌吗?还能愉快的吃早餐麦片吗?
草甘膦是什么?
草甘膦的化学名称为N-(磷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
草甘膦能限制植物中一种特异性酶(EPSP Synthase)的活动,抑制杂草生长。由于这种酶在植物中分布广泛,且对于植物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是必须的,因此通过使用草甘膦,农民可以控制大部分田间杂草。
草甘膦已经投放市场40余年,目前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完成了农药登记,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品种。
草甘膦真的致癌吗?
网上的文章说草甘膦致癌,理由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把草甘膦归为2A级致癌物。这是真的吗?
的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在2015年的时候把草甘膦归为2A级致癌物,原因是他们认为:“有限的证据表明,除草剂草甘膦可能导致非霍奇金淋巴瘤。同时,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草甘膦对实验动物致癌。”
不过,国际上很多机构都对IARC这个评估结果有不同意见。
世界上很多权威的健康机构都对草甘膦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成立的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PCS)、美国环保局(EPA)、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APVMA)等等,结果都认为,在正常使用的范围内,草甘膦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发育、繁殖和内分泌系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很多机构都认为草甘膦并不致癌。
2017年3月,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风险评估委员会明确表示,现有的科学证据不足以将草甘膦归为致癌物、致突变物或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质,因而草甘膦还是“非致癌、非致突变、非生殖毒性、非遗传毒性、无特定靶标生物毒性的物质”。
2017年4月,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在完成了对草甘膦全面、为期多年的再评估后,批准了含有草甘膦的产品继续在加拿大境内进行销售和使用的延续登记申请。
2017年11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报告称,草甘膦与任何癌症都没关联。
2017年12月18日,美国环保署(EPA)发布公告称,草甘膦不可能对人类致癌。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食物和农业组织共同分析回顾了除草剂的残留物,科学家们严谨的结论是“食物中的草甘膦极大可能是不致癌的”。
其实,大家也并不用太担心IARC的评估结果。因为IARC是根据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来划分,与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任何必然联系。
IARC将致癌物质分为四类。
1类:对人类致癌;
2类:可能对人类致癌;
2类又细分2A和2B,2A为很可能对人类致癌 (probably);2B可能对人类致癌 (possibly)。
3类:不明确是否能对人类致癌;
4类:不太可能对人类致癌。
2A的意思是没有充分证据显示使人致癌,不过“也许可能”会致癌。要知道,我们很多人喜欢的香烟、酒类饮料、中式咸鱼等被列入1类,而同样列为2A的还有红肉、超过65摄氏度的热饮料等。如果担心2A类致癌物,那很多东西都没法吃了。
实际上,IARC的评级在国际上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首先,它最被诟病的地方是忽视了剂量。剂量决定毒性,剂量越大,接触的时间越长,患癌症的概率也越高,但仍然不一定致癌。在草甘膦致癌方面,IARC并未给出草甘膦致癌风险与暴露剂量的定量关系,因而也不具备任何指导意义。其次,对于草甘膦的致癌评级中,IARC收到并选择故意忽视大量科学研究(特别是遗传毒性研究),这些研究支持草甘膦对人类健康没有风险的结论,也使得评级结果存在争议。
目前来看,世界主要国家的官方部门对IARC的致癌结论都是持否定态度,包括美国食药局、美国环保局、加拿大卫生部、新西兰环保署、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等,这些机构也都认为,草甘膦不太可能使人致癌。所以,大家并不用太担心。
麦片中的草甘膦超标吗?
麦片是由燕麦、大麦等农作物加工制成,这些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都可能使用到草甘膦除草剂,所以,麦片中含有草甘膦也就不奇怪了。那么,麦片中的草甘膦是否真的超标呢?其实并没有。
各个国家对于草甘膦农药残留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我国农药残留国家规定,小麦中的草甘膦残留量必须小于5mg/kg,美国环保局则规定必须小于30mg/kg。而此次EWG检测的麦片中草甘膦的含量都没有超过这个标准。
之所以说超标,是EWG自己采用了一个更严格的标准。
EWG采用了更严格的加州水质安全规定标准,然后觉得婴幼儿因为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应当采取更严格的标准,就采用了更严格的换算,最后得出了一个0.01mg/天的安全标准。最终得出“市面上45种早餐麦片中有31种草甘膦超标”的结论。
实际上,美国环境工作组(EWG)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他们给出的标准并不具备权威性,只是作为参考。
因此,EWG检测出的草甘膦含量并不高,正常饮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是可以放心吃麦片的。
如何健康囤麦片?
市场上的麦片产品非常多,有的是整粒,有的是压片,有的是粉末。怎么挑选呢?
1.注意区分麦片和燕麦片
麦片和燕麦片其实不是一回事。所谓「营养麦片」是以白糖或糖浆、糊精、其它谷物粉为主的产品,只放了很少一点燕麦片或燕麦粉。它们营养价值低,饱腹感很差,血糖反应很高,比喝碗白粥强不了多少,尽量不要买。
2.优先选择纯燕麦片
很多麦片产品都是加了油、加了糖,再加点水果干、坚果碎,做得香甜脆爽,但热量比纯燕麦片高很多。建议尽量选择纯的燕麦片,即配料表上除了燕麦两个字什么都没有,不加其它配料的产品。
3.选择混合燕麦片注意看营养成分表
有些人觉得纯燕麦口感差,还是喜欢混了坚果和水果干的产品,不过这类产品的能量一般比较高,选择的时候尽量注意看食物成分表,优先挑选麦片多一点、水果干少一点的产品。
小编JoJo写在最后的话:
关于草甘膦致癌的话题讨论到目前为止国际社会也还没有结束,但是因为有国际上众多权威机构测评数据的反复验证,结论反转的可能性非常小。
JoJo为此特地查阅了最初这则消息的来源——美国的相关报道。
国内无良自媒体显然是嫁接了今年8月美国媒体曝出的两则不同的报道:
一则是园丁诉孟山都产品Roundup(国内翻译成“农达”,其重要成分为草甘膦)致癌案,一则是美国民间测评组织测试美国市场燕麦片发现多款产品草甘膦所谓“超标”一事。
国内无良自媒体的报道
我们来看看国内无良自媒体是如何移花接木的。
下面截图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 News)今年8月10日在其官网上关于园丁诉孟山都产品Roundup致癌案的报道,真如国内某些自媒体所说,是“全毁在了他每天早上都吃的麦片身上”吗?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报道原标题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报道中关于约翰逊接触草甘膦的描述
翻译过来大意就是:约翰逊在旧金山湾区的一所学校当园丁,负责除杂草和害虫。每次要从50加仑(大约190升)的容器中喷洒包括含草甘膦成分的药剂,有风的时候,这些药剂会撒到他的脸上。在他4年作为这个学校的园丁期间,他大概每年要喷洒20-30次,每次150加仑。因为他觉得这些药剂有害,所以,操作的时候,他都会尽量把自己遮挡严实,但是有两天,他不小心被除草剂打湿了全身,他打通了孟山都的消费者热线,但是并没有得到公司方面的回复……
园丁在2014年被查出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怀疑是工作中接触草甘膦所致,因而起诉了孟山都。
另一则消息是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月15日的报道。
标题是“报道称,燕麦产品中检出不安全剂量的除草剂”,这则报道也是比较客观的报道了EWG(美国一民间组织)在多款燕麦片中检出除草剂草甘膦的消息,文中列举了正反两方面观点。EWG根据他们自身的评估,给了0.01毫克(十万分之一克)每天的摄入量限值,根据他们的测算,按照这个限量,长期每天吃60克被草甘膦污染的燕麦,致癌率为一百万分之一。按照这样的严苛标准,他们抽取的45款燕麦产品中,有31款不符合他们自己订的这一标准。但根据文中被指超标的桂格燕麦公司的声明,这些产品其实全都符合美国环保局(EPA)以及欧盟的标准。
国内无良自媒体却把两则消息嫁接成了一则消息,并使用了明显夸大事实的标题吸引眼球以骗取阅读量和转发量。请问,那些无良自媒体,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10月23日,美国广播公司新闻(ABC News)报道孟山都对患癌园丁的赔偿从2.89亿美元缩减到7800万美元,孟山都发言人称乐于看到赔偿金削减,但仍然会继续上诉,因为没有科学证据显示农达与癌症有关联。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报道标题
朋友圈关于草甘膦的各种谣言由来已久,如果大家真的对草甘膦的安全性心存怀疑的话,作为全球第一例疑因草甘膦致癌得到法庭审理的案件,大家应该关注大洋彼岸案例本身的进展,而不是去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
但是,其实,话说回来,这个案例对我们愉快的吃麦片参考价值也并不是很大,因为每天接触甚至2次被草甘膦液体全身打湿与麦片中非常有限的残留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那位园丁先生是处于“职业暴露”的情况下,和普通人的“膳食暴露”根本是两码事好嘛!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就好比一个西瓜和一粒微尘的差距,根本不具可比性。只是这个案例的最终判决会给关心草甘膦安全性的人一些参考和借鉴。
附上以上提到的美国几篇媒体报道原文链接:
Jury orders Monsanto to pay $289 million in Roundup cancer trial
https://www.cbsnews.com/news/dewayne-johnson-monsanto-roundup-weed-killer-jury-award-today-2018-08-10/
Unsafe levels of a weed killer chemical in oat products, report says
https://edition.cnn.com/2018/08/15/health/glyphosate-oat-products-ewg-study/index.html
Judge upholds Monsanto verdict, cuts award to $78 million
https://abcnews.go.com/US/wireStory/judge-upholds-monsanto-verdict-cuts-award-78-million-58675789
JoJo前两天在得到App《每天听本书》中听到一本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伯纳姆写的《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听完觉得,科普大概是一个漫漫的征程了~
——得到app《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
点击进入公众号看今天的另外两篇推送:钟凯博士手把手教你识别谣言,看云无心博士关于所谓“第三方独立测评”的解读。
下周一见
参考文献
1.炸了!致癌麦片风靡160多个国家?澳洲躺枪!你吃的早餐,危害这么大?真相是...
2.周垂帆,李莹,张晓勇,等. 草甘膦毒性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3(10):1737-1743.
3.WHO: Glyphosate ‘Unlikely’ To Cause Cancer.
4.Glyphosate Use and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Agricultural Health Study.J Natl Cancer Inst. 2018 May 1;110(5):509-516.
5.Glyphosate: safety of residue levels reviewed
6.GB 276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作者:阮光锋
编辑:JoJo
(原文选自微信公众号阮光锋,经作者授权转载,略有修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阮光锋
另外,您也可以下载分答APP,直接向阮光锋老师进行提问。
=====HACCP=====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