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驾车乡5万亩燕麦播种掀高潮

为把燕麦产业打造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农业产业,2021年秋播时节,会泽县驾车乡充分发挥高寒冷凉山区气候优势,在去年种植3万亩的基础上,今年新增2万亩,在全乡10个村种植坝优14号燕麦5万亩,推进燕麦规模化种植,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复制图片

驾车乡有种植燕麦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品种老化、技术落后等原因,本土春播燕麦产量极低,亩产最高只有七八十公斤,严重制约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农科院等专家团队的支持帮扶下引进了坝优14号等优良品种,充分利用冬季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燕麦产业。现在种植的坝优14号燕麦平均亩产可达到260余公斤左右,是传统品种的3倍以上,按照6元/公斤计算,5万亩燕麦的收入相当可观。

复制图片

驾车乡把燕麦生产作为增加贫困山区群众收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抢抓节令,将燕麦生产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块。由政府购买500吨种子及相对应比例化肥,免费发放到种植户手中,同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管理、预防病虫等进行现场指导。在燕麦化肥发放过程中,还向群众宣传燕麦种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燕麦种植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

复制图片

在驾车乡大水村今年新整理出来的3000多亩山地里,这几天每天都有几十名群众在忙着种燕麦,在播种现场,记者看到,人工和机械交叉作业,现场一派繁忙。

驾车乡大水村打车箐小组村民张国斌说:“这个燕麦我听说是高产稳产的,种下去效益也好。我家去年没种,今年种了15亩。今天我是来帮其他人种,老人和小孩在家里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这个燕麦产量也可以,价格也可以,自己种一点,到时候就有收入了。”

复制图片

燕麦作为一种优质的粮饲兼用型农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驾车乡通过流转土地,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力参与播种、管理、收割、晾晒等全链条生产,辐射带动群众增收。5万亩燕麦,预计产量1万余吨,产值1亿余元,户均增收将超过1万余元,带动群众1万余人。同时,驾车乡引进现代化加工企业,建设驾车乡燕麦加工厂,增加燕麦的附加值,将于今年12月份建成投产,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让燕麦产业拓宽高寒冷凉山区群众增收路。

复制图片

驾车乡乡长管育国说:“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燕麦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驾车乡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优质燕麦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驾车乡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特色种业”文章总体部署要求,通过科技支撑、产销对接、主体培育、品牌打造“四条路径”,着力推进品种更新、耕地提升、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产业融合“五项进程”,以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为总抓手,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奖补、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措施,推进会泽燕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记者:幸定涛 夏粉娥

编辑:罗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