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坊用1000斤高粱,出200斤酒,价格翻3番,却很少有人做
记得在十几年前,农村的大集上都会有两三家售卖散酒的店铺,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围坐在店门口的长凳上,手里拿着个长长的旱烟袋,身旁放着一个陶制的黑碗,碗里是刚打好的散酒,5角一碗。
这散酒可是一直都是个十分火爆的存在,因其口感好、价格还低,所以一直都是不少酒友们的“口粮宝”。

这种高粱酒虽然不是正规酒企酿造,但酒质方面也依旧在大家的接受范围之内,关键是成本低,在这个市场上能够薄利多销才是王道。
因此,也就有不少酒友开始有了“要不自己也学着酿酒”的想法,成功了一方面是可以节约了这方面的开销,另一方面还能还能多个经济来源。笔者曾经也咨询过一位资深酿酒师傅这个问题,就比如1000斤高粱能酿多少酒,利润如何?

下面这就为大家分享一下,笔者对这方面的一些了解。
在农村作坊里1000斤高粱能出多少酒?
白酒的出酒率一般与3个方面有关,酒曲、粮食以及酿酒师傅的工艺。
①酒曲种类、品质
所谓的酒曲也就是,粮食转变成白酒的发酵剂,也是酿造出一款好酒的关键之处。

而酒曲又有小曲、大曲、麸曲……许多种类,而这其中大曲的糖化力、发酵力较低,出酒率一般在35%左右,但是品质最好;而麸曲的糖化力、发酵力相对较高,出酒率最高,可以达到50%左右。
大曲是以大麦、小麦为原料,价格最高;麸曲是以麸皮制成的。
②粮食种类、品质
虽然都是纯粮白酒,但所用的粮食也有很大区别,有着单梁、多粮之分。
粮食影响出酒率的根本在于谷物的粉碎率,粮食破碎得越完全,其与酒曲结合的也就更充分,出酒率也就更高,最理想的状态则是55%,也就是1000斤粮食可以酿550斤的酒。

但同时,粮食的粉碎率与工艺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以酿酒成本最高的坤沙酱酒为例:
坤沙酒讲究高粱颗粒饱满,且破碎率不高于20%,所以有着“5斤粮食酿1斤酒”的酿造说法,也就是1000斤粮食能酿出200斤酒就非常不错了,而这种酒最常使用的是糯高粱。
所以说工艺越高的酒,对粮食品种、品质的要求也就越高。
③酿酒师傅的技艺
对于酿酒来说,“熟能生巧”才是关键之道,虽然现在的科技已经是十分发达了,但细微之处的把控才是出酒的关键,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方面,却对出酒率影响至深。

所以说,越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出酒率也就越高,品质也更好;而新手酿酒不仅出酒率不稳定,品质也是有忽高忽低的状况。
如果是自己在家酿酒,初学之时也必然是需要有一个非常高的“思想觉悟”和打算,以免自己心理上承受不住。
说了这么多,那利润到底如何呢?
所有的利润都得先从成本来看,以最普遍的出酒率来说,一斤酒大概需要3-4斤的高粱,现在市场上高粱的价格大概在3元左右,那么一斤酒的粮食成本也就是9-12元左右,这还没算上人工、电费等成本。

但农村大集上散酒的售价基本上是在10-15元一斤,所以说如果只是最普遍的酿酒率,那这最后的利润怕是还不够自己力气钱!
总之,酿酒本身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果不是做足了准备,建议还是不要轻易去尝试。
若是单纯想喝性价比高的口粮酒,可以在一些当地名气较高的小众酒里挑,即不用担心品牌溢价,酒质和安全方面也有保障,比如下面这款酱酒就不错,自上市以来,一直都是当地酒腻子们的“心头好”。
风云酱父 封藏
此酒酒厂坐落于贵州酱酒天然产区,是款采用古法12987工艺酿制的优级坤沙酒。

这款酒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优秀的“茅香风味”,而这还是要归功于酿酒人李长寿对家传工艺的传承和发扬。当年,若不是李长寿的父亲兼师傅李兴发(茅台酒厂终身 荣誉厂长、酱香 之父)发现了“酱酒的三大典 型体”,也许就没有酱香酒今天的品质。
因此李长寿坚持以茅酒的标准酿酒,并历时1年时间所出的基酒进行5年的封藏,待到酒中的辛辣物质完全挥发后,再与12年老酒进行勾调,滴滴醇香后才能出厂。

喝过这酒的人都说,酱香味够足,光是打开瓶盖瞬间就能溢满周身,入口醇厚细腻,吞咽时顺滑不刺激,中段还有淡淡的粮香、花果香,返香也很持久,颇有茅酒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