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三部讲述民国苦难民生的老电影,收藏起来,看一部少一部了

最近南叔喜欢上了老电影,它的画质远不如现在的电影,不过那个时候拍电影没有诸多主题和画面的限制,因此,70和80年代的老电影可谓是百家争鸣,思想碰撞的时期,比如我今天推的三部电影,讲的是目前再难看到的“苦难岁月”主题老电影,其情节非常接地气、而且所述内容多为历史真实发生过的惨剧和陋习。

第一部:《高粱地里大麦熟》,台湾电影,张艾嘉主演,讲述民国时期,一对新婚小夫妻刚结婚不久,迫于生计,丈夫要出门去铁路上当搬运工,而本地搬运工与山东外地搬运工因为抢工而大打出手,丈夫被山东来的那帮人打到受伤,从此不能干重活,而妻子被无良大佬设计,签下了卖身契。

还钱的日子到了,妻子还不出钱,只能进入大佬开的X楼里出卖自己,可悲的是:经常光顾她生意的,正是当初把她老公打残的山东帮。

丈夫每天带着孩子出门做小生意,希望通过努力,把妻子赎出来,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有一天,他晚上偷偷找妻子,刚到门外就听见妻子和客人在里面各种调情,丈夫怒而不敢言,忍到客人办好事离开,妻子才出门见他,丈夫怒骂:当初跟我的时候,你都没这么大声。妻子一听,眼泪流了出来:我如果不床上做戏,客人哪里会打赏,你又哪来的本钱做买卖!血一般残酷的现实将一对相爱的人打击的体无完肤,电影情节真实的令人内心纠结。

后来,木讷的丈夫为了马上挣到大钱,用做小生意的小推车和车上的水果做抵押和人对赌,结果一把就输了个干净,这下给妻子赎身的希望完全破灭,而且连孩子的下一顿都没着落了,这样的丈夫真是叫人又气又怜,最后,妻子被逼无奈,嫁给一个山东小军阀,平时军阀不在家里,这对曾经的爱人,会在高粱地里过过露水夫妻的生活,电影取自民国时期的暗黑世道背景,在无法无天的旧社会,穷人想凭苦力气翻身,成功率为0.而电影中不乏大家“不爱看”的小镜头。

第二部:《月牙儿》民国旧社会,一个死了老婆的男人独自拉扯着一对儿女生活,家里虽不是要饭的,但也基本没什么分别,眼看三个人都要饿死了,男人居然说出了让女儿出去卖的混账话,女儿也知道,家里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不这么做,弟弟和父亲都要活活饿死冻死,于是才有了后面一系列无底线的悲剧,这部电影有两个版本,台湾版和大陆版,个人觉得台湾版的更真实更悲入骨髓,看的出来,演员为演好这部电影,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看完这部电影,除了感叹女儿命苦之外,更觉得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第三部:《村伎》,找资源的时候,请将单人旁改成女字旁,才是电影真正的名字,该片为大陆电影,改编自文学大家沈从文的小说《丈夫》,其情节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妻子在船上与客人那啥,而身为丈夫,却只能在一板之隔的船身外面听动静,这便是旧社会残酷的一面:生存是生物的第一需求,为了它,普通人可以舍弃尊严,一再拉低下线,想想真是一声叹息。

三部电影相同之处在于:都有大家“不爱看的小镜头”,而且都是讲述民国苦难、民生艰难的主题,这些电影中涉及的“地方陋习”全是旧社会真实存在的,而这样的非主旋律电影,除了上面这些老电影外,大家很难再在新电影里看到了,电影里那些面容姣好的演员,如今也已是美人迟暮,而老电影里的一些镜头,也根本不可能再出现了,毕竟现在的电影都有审核的,所以,找到资源后,建议大家收藏,这样的电影,看一部少一部了。好了,我是南叔,下期有好电影,我再推给大家,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