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栽培:掌握好以下杂交高粱栽培技术,有利于高产丰收

今天思阳带大家了解一下杂交高粱栽培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杂交高粱的育苗移裁

杂交高粱的育苗移栽,是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地力,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根据山西省广大贫下中农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杂交高粱育苗移裁,一般可提前收获10-15天,同时可增强抗旱和抗倒能力,提高产量。运城地区群众的经验是,育苗移栽一般比直播增产20%以上,并提早收获不误秋播小麦,变二年三熟为一年两熟。晋中、忻县地区的轻除是,复播成熟不了采用育苗移栽可以完全成熟,可变一年一熟为二年三熟,增加总产量。

有苗移栽的具体做法,根据各地经验要掌握育苗、移栽、管理三个环节:

育苗

苗床要精细整地,每亩施有机肥5000斤以上,并要底垧好。苗床面积按移栽面积大小来定,一般移栽12亩高粱地要1亩苗床。若不单独选地做苗床,在薯地垅沟里,棉花地垅背上,均可进行育苗。

在麦收前25~30天播种,可用三条腿楼播种,行距5~6寸,每亩用种8~9斤,种肥5斤,并要防治地下害虫。

在小苗3-4片叶时间苗,株距1寸,控制每面苗床10万株。间苗后顺行松土,苗床只要底响足,一般不再浇水,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抓紧时间整地,如土壤特别干旱时,可在前作物收获前或收获后,先浇水而后整地。土地整好后,按行距用犁开沟,一般行距1.5-1.8尺,沟深一般4-5寸,并将基肥施入沟内,准备移栽。

移栽方法

移苗时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避免日晒,蒸发水分过多,使幼苗萎缩。起苗时期,一般在苗合25-30天,苗高8寸左右叶子7-8片时最适宜。起苗时,先用锨松土随手投起苗,把大小苗分开。移栽时,应掌握随起随栽和栽后浇水的原则。栽的要浅,一般以2-3厘米深埋住分蘖节为宜,因为深了不发苗,影响生长发育,栽后要及时浇水,最好是栽完一沟浇一沟。另外,每亩密度应比直播的大一些,以防死苗。为提高工效,可像栽红薯一样,一人在前散苗,两人在后用压苗铲开穴栽种。

管理

栽后3-7天,连续浇1-2次水,一般7-10天即可返苗,返苗后,有条件的可施化肥一次,每亩15-20斤,并适耐中耕,深锄多,加强田间管理,确保高产丰收。

二、杂交高粱二、三熟制地区复种与间、套作方式

根据湖南、上海市郊等地的经验综合为以下几种:

早稻-秋高粱-绿肥

秋高粱宜选用早熟品种。在6月底至7月初育苗,早稽收割后即整地移栽,也可板田移栽,栽后再中耕开沟,11月上旬成熟。在9月底至10月初再套种红花草,最好是抢雨天种。这样不仅提高产量,而且肥沃了土壤。如湖南省湘潭东河农场,第一季早稻亩产580斤,第二季秋高粱亩产850斤,第三季肥翻入地内提高土壤肥力。他的是:第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由于秋季气温逐渐下降,秋高粱对季节性的要求很强,要使秋播高粱适时成熟,须使秋高粱在9月20日前齐穗,9月下句开花授粉完毕。因此,育苗应在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7月下旬至8月初,苗命20-30天移栽。

为了培育壮苗,应选择土质较好,肥力较高,排水良好的育苗地,育苗地要精细翻整,每亩均匀撒种8~10斤,播后用耙子耙松表土,达到浅盖土的目的,也可用灰粪覆盖,再撒些杂稻草,防止水分蒸发和土壤板结。苗高2~3寸时进行间苗,及时拔除杂草,防治虫害。一般苗床不灌水,不追肥,苗高1尺即可移栽,第二,秧苗分类,板田移栽。为了生长整齐一致,便于田间管理,和防止强苗对弱田的影响,起苗后应把秧苗按大、中、小分类,分别移栽,栽前要用刀切去秧苗几片大叶的叶尖,(以不伤叶心为准)减少栽后叶面蒸发,移栽时间一般晴天在下午,最好是抢雨天移栽,可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小麦-高粱-晚稻

上海市嘉定县马陆良种场,成功地在无霜期220天的时围内武验成功了小麦一高染一水稻三熟制,夺得了亩产双千斤的高产量。他们的经验是:选用早熟、高产、抗病虫的杂交种,在小麦收获前一个月育苗,即5月8日育苗,当6月5日收获冬小麦后,随即于6月8日进行移栽,栽后加强田间管理,于7月10日移栽高粱抽穗,8月5日即成熟,成熟后及时收获,于8月10日栽晚稻,到10月30日晚稻即成熟。

还有的地方,冬小麦收获后,于6月上旬直播夏高粱,9月上旬高粱收获后,再种一季早熟白菜,或早萝卜。如果只种两季,高粱可选生育长的,或者再推迟10多天播种,使抽穗开花期错开高温,有利灌浆,获得高产。

红薯、花生、棉花与高粱间作

以红薯、花生、棉花为主,在畦罐上直播或移栽高粱,一般每亩间作高粱500-800株,不宜太稠,以减少对其也作物的遮阴。在杂交高粱的选择上,要求是矮秆、早熟、大穗的杂交种为宜。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那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