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盛夏,皮市街里的市井光影

又甜又糯的潘玉麟糖粥,四季鲜花不断的花鸟市场,各色美食林立的排档风味……这似乎是苏州人对于皮市街的不变的记忆。
在炎炎夏日的一天,小鱼来到了这里,记录盛夏里皮市街的市井光影。

在皮市街和白塔西路交界开始深入,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书报亭。

报刊老式的陈列,让人恍如回到了读书时代,小伙伴结伴路过书报亭的时光……

1
高温下,遛鸟人的茶话会
师傅不透露姓名,但却很热情。
他两手拎着7个鸟笼,头上搭了块湿毛巾,顶着高温,正美滋滋地介绍自己的鸟儿。

每只鸟儿都有一个独立鸟笼,每个笼子里都放着两个青花瓷罐儿,一点苹果肉,还有一罐水。
高温天里,鸟儿叽叽喳喳也显得有些焦躁。

老师傅说,他刚刚从皮市街上一家茶楼出来,因为天热,今天遛鸟人的茶话会结束得早。
“我就住在皮市街上,每天和大家(遛鸟的朋友)碰头是我必做的事情。”

聊罢,师傅豆大的汗珠已经浸湿了上衣,他两手提着笼子,小心翼翼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2
夏日悠长,听虫鸣是第一雅事
继续往南走着,两边都是午后歇息的类似龙虾、烧烤类的美食店。
偶尔有一阵凉风吹来,绿荫蔽日,傍晚的皮市街定是消夏胜地。

没一会儿,就到了皮市街花鸟工艺品市场,简称“花鸟市场”——苏州人从小逛到大的好玩之地。

刚入市场,循着蝈蝈的叫声,小鱼来到了一家小店前。
店里的蝈蝈此起彼伏得叫着,它们被装在高粱杆的笼子里,用铁丝穿起挂在店门口。

翠绿的蝈蝈,倏忽一下,上下翻飞跳跃。即使在这小天地间,也看不清动向,煞是有趣。

经营这家店的,是一位老阿婆。阿婆姓王,每天在花虫之间来回,已有快20年了,很是自在。

我们苏州人玩虫,听虫鸣也很是讲究。这一墙精致的蝈蝈笼子便是印证。

金属质的,或木质的小室,细细打磨,涂上一层清漆,等待着一个赏识之人的光临。

除了蝈蝈,店里还有金蛉子。

这种小虫其貌不扬,但叫声却如铃声一般清脆。听虫鸣,可以说是苏州人夏日里的第一雅事。

养金铃子的器皿,同样制作精细,有的人只爱虫鸣,就会选这样的盒子。

若爱观赏两只虫儿的打斗姿态,这样透明的小盒则再好不过了。

王阿婆顺带着卖卖鲜花,所谓“今生卖花,来生漂亮”。

3
闻荷风、赏凌霄,淡季花卉之美
在花鸟市场的其中一个门口,有几个用凉棚搭的卖花摊子。

有种在缸中的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微风轻轻拂动,荷风四面散开。

低调的老板告诉小鱼,现在是淡季,每日并不能有多少营收。
现在开得最盛的当属这凌霄花,攀着固定的竹竿,美美得生长。

橘色的花朵带着一点绯红的娇羞,在盛夏里恣意生长。

还有气温浓郁的清凉薄荷。

色彩绚烂的绣球花。

叫不出名的小果子。

泛青的小石榴。

姹紫嫣红的花儿。


花摊老板盛夏里靠着这茶度日,一日三壶水,在没有空调的户外,似乎也没有那么热。

4
花鸟鱼虫,皮市街上的小玩意儿
夏日里,皮市街里的这些玩意儿,让人流连忘返。彩龟百无聊赖,开始叠起了罗汉。

好看的小鱼在水缸里吐着泡泡,自在游动。

看中了,那就赶忙挑上几条,养鱼是件乐事。


除了常规的,还有神奇的寄居蟹。

迷你的睡莲,油油得在向你招手。

各类古玩,琳琅满目。

造型别致的盆盆罐罐。


天气太热,那索性关了店,躲空调间里打打牌,皮市街上慢慢的生活节奏,真好。

还有可爱的小动物们!机灵的狗儿,活跃的鹦鹉和慵懒的猫儿,给皮市街带来生机。



在皮市街生活越久,越喜欢这里
一切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不慌不乱
花鸟鱼虫为这里带来别样的趣味
市井的喧嚣让人感到生活的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