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河南又上新,十二生肖秫秸画

为进一步宣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方塘书社联合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销活动,为广大非遗传承人提供宣传、推广、销售服务。

截止到目前,非遗河南项目已经上新多款产品,从方城石猴到河南布老虎,再到钩编绿马和小兔子,由此引发多位到店读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这个展架会不会很快凑齐十二生肖”?

没想到机会来的如此之快,红高粱画非遗传承人闫玉虎老师带来了多款生肖相关作品到方塘书社进行展销。

闫玉虎老师是红高粱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七代传承人,毕业于郑州大学雕塑专业。自幼跟随祖辈潜心研究红高粱秸秆画制作工艺,并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勇于创新、扬长避短、自成一家,成为秸秆画制作行业佼佼者。

其实闫玉虎老师一年前就曾到访过方塘书社,并为我们专门拍摄了一期视频,专门介绍了秸秆画的相关知识,该视频在我们方塘书社的视频号发布后,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据介绍,秫秸画又称红高粱画,红高粱画顾名思义就是用高粱杆做的工艺画,是汉族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和剪纸、布贴画一样,是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

红高粱画历史悠久,是从古代高粱花席编织工艺演变而来,红高粱画依秫秸(秫即高粱)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具有“材美、工巧”的艺术特点。

作品大胆吸收中国画、版画、剪纸、雕刻等诸多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天趣合一、恰到妙处的意境。

在画面风格上,以民间传统工艺为本,努力追求时代特色。凭高粱杆的自然色彩制作精美,色泽明快,神态逼真,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艺术享受。

据闫玉虎老师介绍,十二生肖系列的画面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吉祥图案,如虎虎生威、好事(柿)属(鼠)于你 、飞龙在天、牛气冲天,前途有望(旺)。

“文化是一种更新,更是一种传承,许多手工艺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中流传下来的,唯有‘变’才能让其自身更有生命力,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去突破传统,创新思路。希望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能投入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之中,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便会加入新鲜的血液,使其散发出新光彩。当然,也希望能有更多机构和平台像方塘书社这样推动非遗作品的常态化展销和创意传播,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非遗作品更方便地走进现代人的生活。”闫玉虎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