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红高粱
高粱,在我老家是粗粮,因为口味不佳,因此,基本不种。在我印象中,我的老家只大面积种过两次高粱,时间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我以前没有看过高粱,听母亲说,高粱能长很高,高粱穗也很大,所以天天盼望高粱出苗,看到高粱苗了,又天天盼望她快快长高。高粱的叶子细长,高粱幼苗和玉米的幼苗区别不大,稍长高一点,高粱的苗株象芦苇了,但秸秆却比芦苇坚实。随着气温升高,高粱的生长速度也加快,很快,高粱株显现出她独特的品质,她在周围庄稼中卓然超群了,秸秆细高挺拔,整片高粱地,就像一个威武雄壮的阅兵方队,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亮绿。到高粱抽穗的时候,高粱株已有三米左右。高粱地成了真正的青纱帐。走进高粱地,就像走进了一片森林,郁郁葱葱。向上看,高粱叶遮天蔽日;向下看,高粱的露出地面的风根,向龙爪一样,有力地抓入地面。
秋天到了。母亲说:“立秋三天遍地红”,我问母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母亲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立秋节气过后三天,高粱穗就变红了。”对此,我有点半信半疑。但事实说明母亲的话是对的。立秋三天后,原是青绿色的高粱穗真的逐渐变红了,不到一个星期,整片高粱地一片红红火火,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从高粱地南边公路经过的人,都要驻足一会,欣赏一下这火红色如霞般美景。高粱耐旱、耐碱和抗风,她那犹如龙爪的风根,有力地抓入地下,就是为了抗风而生长的。
父亲还可用脱粒后的高粱穗新制作部分刷把、笤帚和用高粱穗下的秸秆制作一些锅盖。这些,在现在属于都是绿色环保家庭用具。高粱不论做成什么样食品,口感都不好,因此,我们小孩子都不愿意吃。母亲说,吃高粱可以长高个,你看高粱长的多高,小孩吃了高粱,就能长得象高粱一样高。住在陕北的窑洞里,吃着用高粱做的-高粱钱钱饭,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的都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