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处喜气洋洋,高粱为原料的酒五花八门,摆满了商超小店的货架,就纳闷现在那么多地方不种高粱了,哪来的?查了下不得了啊,进口比例已经很大了。
国内产量方面,根据有关调研机构数据,2021年全国高粱种植面积651万亩,同比增幅14.21%;高粱总产量263万吨,同比增幅达到52.02%。
产量增加这么多,因为消费者对国内高粱酿造的酒更加忠爱,高粱价格上涨,有些地方农民扩大种植,甚至一些大的酒企为了保证原料质量有自己的高粱基地,比如茅台,五粮液等。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规模化种植比较多,西南地区也有,相对少了很多。
这么庞大的市场,国产的量太少了。2021年我国进口高粱比2020年增长95.6%,翻了近一倍,达到942吨,花了20.36亿美元,进口总额增长了161.8%。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
进口目的主要用于饲料和酿酒。早几年做饲料还多一点,2021年国内高粱价格高,酿酒需求也大,国内中小企业采用进口高粱酿酒的比例不小啊,与饲料各占50%。
那意味着很多人买的是本土企业用洋高粱酿造的“土茅台”,“高粱酒”了,进口的高粱,本土的酿造技术,视乎叫“土茅台”不太合理,“洋茅台”更加确切。国内高粱酿造的应该大部分都是定位比较高端吧。
现在农村青壮年很多都进城务工了,干旱的坡地很多已经没人去打理,逐渐杂草丛生。小时候,这些坡地是除了水田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在夏天种满了玉米,花生,红薯,绿豆,高粱等,产出果蔬,豆类,杂粮。
印象中家里的坡地也种过耐旱的高粱,产量不高,总比不种好。可以喂鸡,喂猪,高粱尾可以做扫把,偶尔把高粱打了粉做成高粱粑,在那个经常缺粮的年代还是不错的,不过不能多吃,吃多了特别腻,甚至有些人要出清口水,这也是它做不了主粮的原因吧。
酿酒方面,我们桂林本地基本是大米做的米酒,我们叫三花。当时接触社会不多,还不知道高粱可以酿酒。到了大学,有贵州四川的同学,聊天中才知道高粱可以酿酒,而且酱香酒大部分都需要高粱做原料。著名的有茅台,五粮液等,当然更多的是西南各地的土茅台,也有北方的高粱酒,烧刀子等等。
如今,酱香酒,各种高粱酒摆满了各地货架,理应高粱价格更加高。可是南方土地不平整,种植规模小,价格低,很多人宁愿不种高粱,不如去打工。美洲澳洲高粱便宜,纯属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成本低,它们都用来做饲料,所以增加国内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更多人才能爽快喝上本土“土茅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