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高粱地》
作者:周国平
诵读:琢玉

穿越
作家莫言笔下的“红高粱”作品曾经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一时间带着浓浓胶东乡情的“九儿”与红高粱一起拨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弦,并且很快红遍了大江南北。

书中的高密县位于胶东半岛最西端,属于胶东与胶西的交界处,那里的土地气候适合种庄稼,尤其是红高粱。

这次我事先做足了功课,独自驾驭着摩托车来到了胶东高密县,想来个三十里高粱地的大穿越,去亲自体验红高粱地的乡土风情,去寻找十八里铺红高粱酒产地那座原始的作坊。

  从上海到高密县大约八百多公里,经过长途跋涉机车走完了两天沥青路,当来到了通往十八里铺高粱地的源头已是傍晚时分,从导航仪上显示骑行穿越这段高梁地要耗时约四十分钟。

随着机车轰鸣声我的“大马”车轮压辗着凸起的车辙印上,道路坎坷颠簸的感觉使我联想到电视剧“红高粱”中九儿乘坐的花轿被抬轿手颠的上下起伏,花容失色的情景。

摩托引擎声在寂静的高粱地里显得格外的嘈杂,惊散了前来偷袭高粱谷子的鸟儿,受到惊吓的鸟儿群绝不愿情愿地盘旋在我头顶上空叽叽喳喳的叫嚷着,本来它们悠闲的吃着“大餐”, 是我的摩托引擎轰鸣声打扰了它们,于是有恶作剧的鸟儿竟在空中对着我的头顶屙屎来发泄它们的私愤。


  一阵清风吹过,空气中飘逸着成熟高粱的谷香味,高粱穗子随风顺势东摇西摆起来,好像刚会走路的孩子一样。高粱的叶子相互撞击着,发出一阵阵沙沙声响,此刻若长一条土道上唯独我一人一骑,油然而生的孤独感使得心里阵阵发怵。尾随而来的十几只大黄蜂出现在我的周围,幸运的是我头戴全盔,脚踩皮靴全副武装,使得大黄蜂无处下口。为了摆脱那些大黄蜂疯狂的追逐,我加大了油门,此刻一路策马扬鞭,急驰在高粱丛林中,那种狂野,那种过速的心跳,致使体会到身心年轻了许多。



秋韵

秋天,正是胶东半岛平原上高粱收获的季节,随处可见的高粱,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红色的海洋,一缕缕红色高粱穗子摇曳在秋风中,它们舞动着自己的“腰杆”子,不时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红色的轨迹,那红色之中带着高梁的朴实情怀,红红的高粱穗上颗粒饱满果实紧紧挨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弯了本不粗壮的“腰肢”,那里面有着它们生命的胚胎,可是它们每年秋天都会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全身”奉献给了人类。

胶东的村庄大都一个挨着一个,村民们不能看着有限的耕地给浪费了,于是暴露的土地上基本都种上了高粱。因此也就自然连接成了片,所以要走出成片的高粱地,犹如穿越大西北的无人区,而且左右两边足有一人多高的高粱形成天然的屏障,长得密密麻麻遮住了人们的视线,另外加上电影电视剧剧中,对高粱地里常出现的劫道渲染,给人们心里多了一种不寒而栗的神经质感,从而使得你走进高粱地得紧着赶路,不敢停步多留。

刚刚过去的一辆老黄牛车,给高粱地狭窄的乡间土道上留下了两条深深的车轱辘印,这车辙印压着两边的高粱地一直往前通向了天际。

秋 吟

前面是个小丘陵,机车上了山坡的顶,居高临下的视野中远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火红的高粱裁剪出山坡的裙摆,山风一来裙摆飞扬,飘摇着惹眼的美丽。

高梁不是花,但很美,娇艳中含着羞涩,火红中点缀的朴素。

高粱的香像少女肌肤中渗透出蚀骨的清香,高粱咧开的笑口又如少女含情脉脉的浅笑,那是来自于纯净灵魂的流露,淡淡的香气里面藏在原始的甘甜,浅浅的笑声中拨动着动人的心弦……。

  忽然间耳际中聆听到了前方传来姑娘的嬉笑声,原来已经到了两村之间的交界处,通往村庄的岔路口两个人影映入了我的眼帘,近距离一看原来是两个胶东妹子以高粱为背景在拍摄照片呢!我急用长焦距相机摄入了这一路穿越中首次遇上人物的场景,人物中前前后后点缀的红红的高粱穗子,透过相机里的取景器看到,那两个胶东妹子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长的粗壮,而是身穿时装短裤婷婷玉立时髦着呢!

秋 辉

当我即将穿越出足有三十华里的那片高粱地,恋恋不舍停车回眸它时,只见渐渐西下的晚霞将身后的高粱穗子染得更红了,此时高粱像喝醉酒的红脸大汉,火红的高粱穗子颗粒饱满,圆鼓鼓的在阳光下闪着光亮,红红的高粱穗子在向我点头示意告别,转而它们又像无数支点燃的火把映红了天际为我送行。

  此刻仿佛歌手韩红一首红高粱“九儿”的歌曲声响彻了我身后那片高粱地寂静的上空:“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你带我去远方,啊——九儿你带我去远方”。

嘶哑的歌声中有着高亢激昂,尾声部却带着悲凉……。


2019.10月初稿于山东乳山

2021. 2 月于上海编入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