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酿造工艺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传统工艺的关键要素包括:

1. 优质原料:通常选用粒大、皮薄、淀粉含量高的高粱,如贵州本地的红缨子糯高粱,有的也会添加小麦、玉米、糯米等辅料以丰富口感和风味。这些高粱颗粒小、单宁含量高、耐蒸煮,其淀粉的转化、糊化和被微生物的利用程度会影响产品质量。
2. 独特环境:茅台镇等地的气候、水质、土壤、微生物等构成了不可复制的独特酿造环境,这里是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茅台镇悠久的酿酒历史,使得当地形成了难以比拟的微生物环境,且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酿酒人才。
3. 固态发酵法:以曲块为糖化剂,将原料经过多次发酵、蒸馏。
4. 高温制曲:一般在端午进行,制曲车间温度可达40多摄氏度。
5. 高温堆积:温度稳定在50-60℃,使曲坯发酵膨胀,生成大量氨基酸,为后续发酵提供充足营养。
6. 高温发酵:窖池内发酵温度要求达到35℃-45℃,上、中、下三层温度不同,所酿出酒的风格也各异。
7. 高温蒸馏:蒸馏酒的温度通常在40℃以上,高于其他白酒。

二、现代技术的应用则带来了更精准和高效的酿造方式:

1. 先进的酿酒设备可以精确控制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提高酱酒的产量和质量。
2. 运用生物技术研发的新型发酵剂和酶制剂,能显著提升酱酒的口感和风味。
3. 利用数据模型,如建立高粱蒸煮糊化度评价标准,将传统经验转化为数据标准,用于指导生产,提高质量把控能力。
4. 采用生物传感器分析仪用于评价酱酒发酵效果,为生产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有力保障基酒质量及产量。
5. 借助指纹图谱相似度和红外光谱技术等,从整体成分上综合评价酒体质量,使感官品评和客观数字化评价相结合。只有与标准指纹图谱相似度达90%以上的产品才能出厂。
6. 智能化数字酒库通过智能防爆四向车、数字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等,实现自动化传输和转运,极大提高储运效率和安全性,可实现24小时无间断的无人化智能储酒和取酒功能。例如:茅台镇知名企业经过多年探索,将智能酿造生产全流程梳理归纳为30道工序、269个环节,并提炼出1071项工艺指标标准,且细分为a、b、c三类予以精细化控制。其智能车间实现了进粮、润粮、上甑、蒸酒、接酒、摊晾、加曲、起堆、下窖等各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及大部分智能化。上甑机器人能按照标准投入糟醅,在线监测系统可智能控制摘酒的时间、酒精度和温度。国台酒庄的数字化智能酒库采用双层结构,将空间利用发挥到极致,实现了自动化的储酒和取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