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稻谷历史,熟悉稻谷生态类型,你的财富才能翻一番
导语:中国的稻谷历经这么多年的努力,如今品种资源丰富多采,了解更多的生态类型,珍惜如今的宝贵财富
谷子起源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由于长期人工栽培和选择,特别是在广阔复杂的自然条件下种植和驯化,发生多种多样的分化,形成了丰富多采类型。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谷子品种资源。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23932份谷子品种,经过部分整照及十年动乱中损失,1974年统计尚有16838份。70年代后期编入全国品种资源目录尚有11678份。

这些品种资源是祖国的宝贵财富,从远古到现代哺育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谷子品种类型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谷子有多种多样的穗型,是其他粮食作物少见的。有纺锤型的品种母鸡嘴,圆简型的长农24,棍棒型的打锣锤,长纺锤型的金谷10号,龙爪型的龙爪谷、佛手谷,猫足型的猫蹄谷、石榴谷,细长谷穗的霸王鞭、等身齐,穗顶分出二圈的鸭子嘴。

谷子成熟后,小米紧包于内外层中,构成谷粒。谷粒色有黄谷、黄白谷(一般称白谷)、白谷、红谷、珠红色谷(金谷)、背灰谷、黑谷、褐色谷。小米颜色通常为黄色,深浅不同。另外还有少数白米、青米、绿米(青色中显黄色)。米质主要是粳性的,也有少量糯性小米,即所谓小黄米。在我国南方糯性品种较多。
谷子穗上多具刺毛,长短不一,以短毛品种居多。有抗风磨、鸟害的长毛品种,故有名为气死风、雀扎眼等品种。刺毛又有不同的颜色,有黄毛、绿毛、黄褐色毛、紫色毛等。

谷子植株颜色一般为绿苗(俗称白苗),如晋谷3号。还有紫苗品种如新农761,黄绿苗(又称金苗、黄苗)如龙谷24,在绿苗品种中苗期叶鞘基部有紫色的俗称紫根、菠菜根,如龙谷23,谷子的分奠性不同,有不分羹的如品种单身汉,也有分藥很多的品种如九根旗、一把简等。
谷子产量差别很大,有很多品种类型。如高产的撑破国、压塌车、五石三。稳产的有死三石、年年收等。还有秸秆少,糠少的气死牛、饿死狗。
谷子的生育期差别更大,同一品种因种植地带变化而有很大变化。在原产地有短到60天的,如五十六天小谷子、楼里秀。还有长达130天以上的,如晋谷14、笨谷等。

由于种植条件复杂,产生了许多抗性强的品种。如耐盐旱涝地的碱谷、海里站,抗旱的抗早谷、砂里滚,抗白发病的大金苗、大白毛,抗谷瘟病的民权青谷、衡研130,抗黑穗病的花里齐头白、金平谷;抗锈病的竹叶膏、大红苗、鲁谷2号,高度耐红叶病的黑夹腿、大黄谷;抗线虫病的红谷、紫根红,抗粟芒绳的军城黄399、小黄谷288、干麻花389等。
小米营养丰富,但不同品种差别很大。据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分析粗蛋白质含量介于7.25%-17.5%之间,含量高的有甘肃的羊角谷(15.33%)、山西的晋谷11(15.24%)、宁夏70天棒铁锤(16.17%)。一般小米中赖氨酸含量稍低,介于1.16%-3.65%(占蛋白质的百分数)之间。但也有含量高的品种,如:锦香谷(3.3%)、紫花谷(3.49%)、黑米(3.65%),小米中粗脂肪含量较高,平均为4.28%,范围为2.54%-5.85%之间。有高脂肪的等身齐(5.85%)、红二谷(5.69%)、大白谷(5.57%)、红毛谷(5.56%)。

小米中也有含维生素B,高的品种,如辽宁的里外白达到1.03mg/100g。小米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如锦谷118为3001u,辽宁乌沙谷高达394lu。
小米软香适口,深受北方人民喜爱,但不同品种适口性差别很大。历史上的四大名米即以其适口性好著称于我国北方。它们是:山西的沁州黄、河北的桃花米、山东的龙山米和金米。随着科研的进步又选出许多适口性好的品种,如金谷米、豫谷1号、龙谷23、龙谷25、新农761、豫谷2号、承德小白米、赤峰80-506、铁岭7314、铁岭7928、宝辐1号、龙谷28、晋谷14、毛毛斗芝麻粮晋谷21等。

谷子品种适应性小,在粮食作物中很特殊。品种在一地能否种植,主要由光照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决定的。不同品种对光、温反应有很大不同。目前已经筛选出对光、温全不敏感的豫谷1号、85-49和公谷60等3个品种。
以上这些不同性状互相组合成千差万别的类型,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谷子品种资源,供我们直接种植或用其做为改良品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些宝贵财富。

所谓品种的生态类型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品种的遗传特性,它包括外在的形态表现,如植株颜色、穗型、籽粒大小颜色、刺毛长短等等,内在的特性如生育期长短、产量高低、抗逆性、品质优劣等。在一个地区由于条件相对稳定,形成相对类似的类群。在相似类群中的不同品种具有某些相似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又是比较重要的,人们把这些相似的特性归结为生态类型,作为这一地区品种的主要代表特性。

如在早熟区只有早熟品种才能存在,因此早熟区的主要生态类型之一是早熟。又如在严重干旱地区形成抗旱、耐旱类型。每个生态区因其区域大小不同,其品种的相对相似的特性多少不同。东北西部盐碱干旱地区多分布植株繁茂性差,穗较短而紧实的大粒类型。东部平原地区雨量充沛,多分布植株较高大,茎叶繁茂,穗较长而松的中粒或小粒品种。华北平原品种的生态表现型是生长快,成熟早,植株较矮,穗子小,夏播为主。幼苗绿苗和紫苗约各占四成,还有少数黄绿苗品种。内蒙古高原区的品种是生育期短,植株矮小,大穗大粒。绿苗和紫苗品种各占一半。

惠型以纺锤型为主,其次是棍棒型,有少景圆简型的。粒色以黄粒为主,白粒型占三成。分奠性弱,多为单秆,稀植。抗旱性强,耐瘠薄。黄土高原区的品种植株高大,生长繁茂,大焦大粒。中熟一晚熟,以春播为主,南部有二年三作或一年两作复播夏谷。绿苗为主,紫苗占四成。此外在我国南方也有少量谷子,多为精性,异色粒较多。新疆及其邻近高纬度高海拔地带也有少量种植,因气候干燥,依靠灌溉。品种早熟,穗粒较小,分饱和分枝性强。
好啦,今天小编想要和你们分享的稻谷小知识就到这里了,如果对于今天的内容,还有其他的想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