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早稻 
  1、陆两优98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1019 
  选育单位: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陆18S×R98(鄂早18变异株)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4.1天,比对照中早35迟熟1.4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宽,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稃尖紫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95.5厘米,亩有效穗19.3万,每穗总粒数117.1粒,实粒数99.3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6.2克。出糙率81.0%,精米率71.6%,整精米率58.6%,粒长6.9mm,粒型长宽比3.1,垩白粒率45%,垩白度4.5%,直链淀粉19.2%,胶稠度55m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2、庆丰优306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1017 
  选育单位: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庆丰A×R306(R402/539)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7.4天,比对照金优1506迟熟1.9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片挺直,叶色浓绿,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较多,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大,熟期转色好。株高91.1厘米,亩有效穗21.7万,每穗总粒数107.3粒,实粒数87.2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7.7克。出糙率81.1%,精米率69.2%,整精米率39.7%,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3.0,垩白粒率80%,垩白度11.2%,直链淀粉18.4%,胶稠度76m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二、杂交中稻 
  1、晶两优5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605 
  选育单位:***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晶4155S×R534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全生育期136.9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4天。亩有效穗数16.2万,株高120.1厘米,穗长25.3厘米,穗粒数200.5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3.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68.0%,长宽比3.1,垩白粒率9%,垩白度2.8%,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2、C两优华占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22 
  选育单位: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品种C815S×华占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品种来源:C815S×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1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1.8天。株高112.5厘米,穗长24.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5万穗,每穗总粒数199.6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3.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8%,长宽比3.1,垩白粒率19%,垩白度3.4%,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8%。 
  3、晶两优华占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2 
  选育单位:***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晶4155S×华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5天,比丰两优四号长1.2天。每亩有效穗数15.8万穗,株高115.5厘米,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200.4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2.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1、2.7,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4%,长宽比3.1,垩白粒率13%,垩白度3.0%,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1%。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4、荃优33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80021  
  选育单位: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荃9311A×E331(黄华占/华占)杂交选配的杂交一季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6.8天,比对照Y两优1号早熟2.8天。该品种株型略散,剑叶挺直,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中。株高120.1厘米,亩有效穗17.6万,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92.8粒,实粒数160.6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4.6克。出糙率81.0%,精米率71.3%,整精米率62.0%,粒长6.3mm,粒型长宽比3.3,垩白粒率16%,垩白度5.0%,直链淀粉15.4%,胶稠度88mm。米质达国优3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5、隆两优5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70001 
  选育单位:***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隆科638S×R534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8.5天,比对照F优498长4.3天。株高107.7厘米,穗长23.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每穗总粒数192.5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5.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7、4.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5%,长宽比3.0,垩白粒率5%,垩白度0.7%,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6、和两优625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5007 
  选育单位: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和620S×R6265(R7332/R2134)杂交选配的杂交一季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5.2天,比对照Y两优1号早熟2.6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色浓绿,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无色,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120.7厘米,亩有效穗17.3万,穗长25.0厘米,每穗总粒数163.1粒,实粒数138.5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4.6克。出糙率79.5%,精米率68.2%,整精米率47.7%,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3.5,垩白粒率51%,垩白度7.7%,直链淀粉20.6%,胶稠度4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7、和两优1号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30  
  育种单位: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兆农两系杂交水稻研发中心 
  品种来源:620S×丙4114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4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8天。株高113.0厘米,穗长24.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5万穗,每穗总粒数171.0粒,结实率86.0%,千粒重23.1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2,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较强;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3%,长宽比3.2,垩白粒率14%,垩白度1.5%,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8、荃优丝苗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0012  
  育种单位: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荃9311A×五山丝苗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6天,比对照F优498长0.6天。株高108.3厘米,穗长24.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3万穗,每穗总粒数198.1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7.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2.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耐冷性较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1%,垩白粒率8%,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7.2%,胶稠度78毫米,长宽比3.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9、晶两优黄莉占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6062  
  育种单位:***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晶4155S×黄莉占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7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晚熟1天。株高119.8厘米,穗长25.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每穗总粒数243.8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3.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9、2.5,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中等。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1%,垩白粒率14%,垩白度3.5%,直链淀粉含量16.4%,胶稠度63毫米,长宽比2.8,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10、徽两优粤农丝苗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6123  
  育种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892S×粤农丝苗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2.1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0.5天。株高117.2厘米,穗长24.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每穗总粒数196.7粒,结实率86.0%,千粒重24.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1、2.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5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一般。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9%,垩白粒率10%,垩白度2.8%,直链淀粉含量14.6%,胶稠度80毫米,长宽比3.4,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