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城头山千亩超级稻增产又增收
本报讯(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贾先勇 田菊英 文/图)9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到澧县城头山,在千亩超级稻高产攻关田里,他高兴地说:“Y两优143和超优1000都不错,都是很好的超级稻品种,今年在城头山种得很好,充分展示了它们的推广价值。”
千亩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德市人民政府主办,澧县人民政府、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澧县城头山镇政府实施的科研和推广项目。项目区分布在大兴和詹家岗2个村,主推Y两优143和超优1000两个超级稻新品种。
在总顾问***院士的支持下,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专家与澧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一道,精心制定了生产技术方案,通过适时播种避过高温危害、足量用种增加基本苗数、合理施肥促进平衡生长、科学管水搭建高产群体、综合防治控制病虫危害和集成应用多项先进技术,使每一丘田都呈现出穗大粒多、叶青籽黄的丰产长相,达到了预期的产量目标。
种植大户曹爱民是詹家岗村村民,今年他种的128亩超级稻品种Y两优143,现在长势喜人。通过测产,预计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在示范田边,他兴奋地向***院士汇报:“去年,我种的中稻,还算是种得好的,平均亩产只有600多公斤。今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种植超级稻Y两优143,每亩增产200公斤以上,稻谷价格也比同类产品每100斤高出10元,已与稻米加工企业签了合同。”
“你这超级稻种得好,植株都一般般齐,叶青籽黄,种出了水平!”***赞许有加。
“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让我看到了产量和效益的方向。我今后种田更有信心了!”曹爱民激动地说。
看到超级稻品种Y两优143的良好表现,***院士向随行的彭既明研究员提出了加快143系列超级杂交稻研发推广的要求,使育种人员和新品种开发企业深受鼓舞。
市农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现有超级稻面积约220万亩,但产量大都在600公斤/亩。澧县城头山的千亩高产攻关项目,大大提高了示范区和周边辐射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及农业生产效益,项目配套组装的测土配方施肥、宽窄行种植、科学肥水管理、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可以减少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