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深秋的寂寥是凋落的板栗叶,那么初秋的灿然就是绵延的水稻田。

稻黄时节,满田秋色,看你千遍也不厌倦。尤其是清晨,第一道和煦的阳光洒下来,每一粒稻谷都显得光泽饱满,挂着一日之晨的清新,透着一秋新稻的谷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一帧画面都富有动感而色彩明亮。

打谷子的季节,正是高温酷热的时候,太阳的火焰下,稻禾还是青中泛黄,穗上的谷粒却饱满黄亮了。收获的季节,农民的皱纹略有了舒展,终于抵过了天干水旱,终于熬过了稻虫侵害,迎来了一年的收成。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恭城人早早的准备好了“装备”,趁着太阳还没施展它的威力的时候,就赶去田里,收获这一年的“果实”。说到打谷子,那么就自然少不了打谷机。

四方谷桶

这种四四方方的谷桶,相信很多60后、70后甚至80后都见过,现在只有很偏远的地方还存留这样的老式打谷机。现在科技越来越进步了,很多蒙山人家里的打谷机都是电动的,要么就是请机器直接来田里帮收割水稻,完全用手工的,几乎不可见了。这个四方谷桶真的是一个“老宝”了,为啥说是“老宝”,这是一个四方的木板做成的一个工具,充满了满满的年代感,现在现在的打谷机多数是由金属制成的,带自动化的。要用这个四方谷桶来打谷子,首先要有准备工作,要有一个人去割稻穗,然后给人使劲打半桶边缘敲打,这样是很费力气的,一些稻谷就洒落在半桶里面,但是也会有很多稻谷没完全脱落下来,非常浪费。正因为这样,就有了谷围,防止更多的谷子跌落在外。

谷围

这是谷梯,拍打稻穗的时候,可以使得“果实”最大程度的散落在谷桶里。

打谷子

“嘭嘭”“嘭嘭”,谷子击打在“半桶”四壁的声响穿过稻浪传入耳中,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把收割好的稻穗弄好,一把一把的打。抓一把谷子,高高地举过头顶,甩动谷子的破空声和谷子甩到灌斗四壁的撞击声悦耳动听,然后就看到一粒粒金黄的稻谷“跳”出来。用四方谷桶打谷子既费时又累人但打下来的谷子很干净,直接就能挑回家。

打完之后,还得把这个笨重的“大家伙”扛回家去,庄稼人不容易呐!

还记得这样一首诗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要爱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杜绝浪费。

文章来源:家在平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