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有道丨吃玉米不吃这2个地方,你就亏大了!
玉米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粗粮,不管是直接蒸煮,还是炖汤、炒菜都很美味。而且德国营养保健协会有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因此玉米也有“长寿食品”、“黄金主食”等美称。

一、常吃玉米,收获5大好处
1、减肥通便
玉米属于粗粮中的一种,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一方面能增强饱腹感,再加上热量低,是不错的减肥食品;另一方面,玉米会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常吃还能防止便秘。
但本身肠胃功能很差甚至容易反酸的人,要少吃玉米,以免腹胀不消化。
2、明目
玉米中含有叶黄素、玉米黄质,尤其是后者含量较丰富。有研究显示,摄取较高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能降低43%罹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概率。对眼睛有保护作用。
3、辅助控糖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烟酸,它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P)的组成物之一,可以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因此,适当用玉米替代主食,有助于调节血糖。
4、保护心脑血管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亚油酸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其沉积在血管内壁上,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对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作用。
5、辅助预防癌症
玉米中的硒和镁可以辅助预防癌症。当硒与维生素E结合时,可预防超过10种癌症,尤其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和直肠癌;
而镁元素不仅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还能增强肠道功能,肠道壁蠕动,促进排泄物从体内排出,而这对于癌症预防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在硒的作用下可以产生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二、容易被扔掉的“玉米精华”
1、玉米胚芽
大口大口地啃玉米特别过瘾,但有的人吃得太快,吃完后玉米棒上留下了许多淡黄色的小芽,这其实是玉米胚芽,属于玉米的精华。
虽然胚芽的重量仅占玉米粒的11%~14%,但其营养丰富,大家所熟知的玉米胚芽油就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来的。
玉米胚芽,其实是“营养宝库”。
①玉米胚芽中脂肪含量高达40~50%,其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达84%以上,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人体吸收率达97%以上。二者具有辅助降压、舒张血管、健脑等好处。
②还含有功能性因子γ氨基丁酸和谷胱甘肽,有助改善脂质代谢。
③胚芽中的天然维生素E、植物甾醇含量也很高,而这两种物质都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好处。
④膳食纤维在玉米胚芽中占9%,对保持肠道健康、缓解便秘等均有作用。
因此,若是牙齿啃不干净的时候,不妨用汤匙刮一刮,把胚芽都刮下来吃掉。
2、玉米须
玉米须也叫龙须,中医认为其味淡、性平和,能利水、消肿、泻热、平肝、利胆,是辅助调节高血压、高尿酸的理想材料。
三、不同品种的玉米,
营养到底差在哪里?
1、从口感来分
①糯玉米:吃起来黏黏软软的,因为其中的淀粉含量高达70%~75%,而且几乎都为支链淀粉(一种多糖)。这种玉米比较适合牙口不好的人,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易升高血糖。
②甜玉米:水分多,口感更脆嫩香甜,因为含有的成分大部分都是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水溶性多糖。
甜玉米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硒含量则高8-10倍。虽然甜玉米更甜,但其能量只有糯玉米的60% ,比日常的米饭、馒头等主食的能量都要低;而且碳水含量也只有糯玉米的63%,相对来说升糖会比糯玉米慢一点,但高血糖人群不建议多食用。
2、从颜色来分
①黄玉米中含有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更丰富,有助降低黄斑病变的几率,对眼睛很友好。
②白玉米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把它当主食,饱腹感强,更利于控制体重,且更不容易变质。
③紫玉米的花青素含量丰富,抗氧化、防衰老的能力稍强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