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升级,中国3成进口玉米来自乌克兰,玉米价格突破3100元了吗
年轻人该不该躺赢?

我跟你讲个真事儿,一位东北粮食贸易商,胆儿特大,2020年因为看到玉米价格一路上涨,他一下子囤了10万吨玉米,他也压对了。
玉米价格从2020年初最低时每吨1700—1800元,一路涨到3000元,到2021年1月甚至涨到了3100元的历史高位。
在短短数月间,他就净赚5000万—6000万元。
我跟你说,他这样的还不是个例,当年几乎所有粮食贸易都商赚了,只是多少的问题。
你说这时候,这些人是该“躺平”呢,还是继续囤粮“躺赢”呢?
尝到甜头后,大多数肯定还是想继续囤粮“躺赢”的。
所以2021年,这位东北粮食贸易商决定继续囤粮。
只不过,这一次他输了。
去年二、三季度开始,玉米价格开始降温,他将2020年赚到的钱,基本上全吐出来了,他这样还算好的呢,有一大批贸易商亏损惨重、破产了。
所以说,年轻人,“躺平”不算太可耻,只想“躺赢”才可怕。
至少啥事儿,得有点自己的预判。
就像眼下,俄乌关系紧张,而我国3成进口玉米来自乌克兰,看到玉米价格被推高,有人猜测玉米价格又要疯狂了。
当前,国际玉米价格涨到了10年里的最高位,国内市场看涨情绪确实也在升温,像山东临清德能、福宽生物、七星柠檬等企业,都在上调收购价格。
但是,普遍调节也就在40—60元之间,最新报价在2800元出头而已。整个玉米市场参考价则在2600—2700元之间吧。
别忘了,除了我们有储备外,每年的三、四月,还是农户抛售存粮玉米的集中时间节点。
要说现在国际上的形式,或许会改变相关农产品进出口格局,但对我们国内粮价来说,影响不大,价格再涨,也不至于疯狂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