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122.8%!我国进口玉米达904万吨,乌克兰成最大赢家


12月24日,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我国进口玉米123万吨,同比暴涨1142.2%,年累计进口玉米904万吨,同比增长122.8%,创历史新高,离此前市场预计的"中国今年玉米进口量将达1000万吨"仅一步之遥。

一周27.19万吨,美国有望成为我国玉米最大进口来源国?

具体来看,我国玉米进口的来源国主要有三个——乌克兰、保加利亚、美国。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乌克兰依旧是我国第一大玉米进口来源国,进口量为341.8万吨,占我国上半年玉米进口总量的93.5%;保加利亚为第二,占比3.1%(11.3万吨),美国为第三,占比1.8%(6.5万吨)。

虽然美国玉米的"存在感"在上半年略低,但下半年,我国对美玉米的采购量快速增长。7月,我国外贸部门便公开宣布,将进口美国玉米176万吨;12月17日止当周,美国玉米对华出口装船便达27.19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至2013年,美国曾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随着贸易格局的变化,2015年,乌克兰取代美国"拿下"第一的宝座,此后几年,我国自乌克兰进口的玉米占比都超80%。但基于今年下半年美国玉米的势头,市场表示,美国或有重返第一的可能。

回归到我国玉米进口创新高上,为何进口这么多玉米?为何美国玉米对华出口快速增长?前者与市场需求大增有关,后者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有关。

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今年南方遭遇几轮强降雨,我国玉米产量与往年相比有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继续回升、存栏持续恢复,市场对玉米饲料的需求不断上涨。

从中美贸易协定来看,贸易协定的内容包括:中国需向美国进口365亿美元的农产品,主要为玉米、大豆等产品。另外,由于美国玉米是现代化机械种植、成本较低,价格每吨比国产玉米便宜400元左右,因此中国买家对美国玉米的进口意愿较强。

我国谷物自给率超95%,却还要进口1.02亿吨粮食,为何?

实际上,不止玉米,今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同比均有所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粮食进口量达1.0206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9%,其中玉米涨幅最高,同比增长72.5%;大豆也同比增长了15.5%,至7453万吨。

为何我国粮食进口大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需求增长较快,二是国内外粮价倒挂。国内粮食需求增长的原因与上述的玉米需求增长原因相同,均为养殖饲料需求大幅增长。

而国内外粮价倒挂,则是指今年国际粮价虽有所上涨,但仍低于国内粮价。以玉米价格为例,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每吨比国产玉米低500元左右,显而易见,进口玉米更为优惠。

除了上述的两大原因外,进口粮食也是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据悉,虽然我国谷物自给率已超95%,稻谷及小麦自给率更是超100%,基本实现谷物自给、口粮安全的目标,但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如大豆自给率不足20%。因此,通过进口优化供给结构,可更好地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整体水平。


文 | 李银苏 题 | 曾艺 图 | 饶建宁 审 | 刘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