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巧治玉米螟,虫口夺回不该丟失的2~3成玉米产量



玉米螟是玉米一生中危害时间最长、对产量损失最大的害虫。

在防治不到位的情况下,一般可使春玉米损失产量20%~30%,夏玉米产量损失30%~50%。

目前,各地的春玉米,因播期的先后,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各异,都先后进入大喇叭口期或是抽穗吐丝期。这时也是玉米螟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对玉米螟防治偷不得半点懒的关键时期。


一、玉米螟在玉米植株上的主要危害特点

1、低龄幼虫主要危害叶片,使大叶片和心叶上形成很多孔洞,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2、三龄以上幼虫开始咬食玉米果丝、果心和雄穗。果丝受害影响受粉不能结实,根据果丝受损部位可形成侧不结实和顶不结实。如雄穗受害,就不能制造花粉,也就不会有玉米产量。雄穗受害越早程度越重对产量损失越大。






3、高龄幼虫主要咬食茎杆造成茎杆折断,咬食玉米果穗,蛀食玉米心棒,雨水随虫孔进入果穗使果穗内的好坏籽粒都发霉变质。




二、主要防治方法

1、施药时间

在雄穗抽岀前的大喇叭口期是第一次施药**时机。如还未到大喇叭口期就发现在叶片被害状,可提前用药防治。


错过了大喇叭口期没有用药的要抓紧补喷药剂。

2、主选药剂及施用剂量

(1)、每亩用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400克,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丢心。

(2)、每亩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克,兑水30公斤喷雾。

(3)、每亩用8000l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3、防治策略

玉米螟是一种对玉米危害时间较长的害虫,只打一次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最好选用2种以上的药剂进行轮换交替用药。从大喇叭口开始每10~12天打一次药,连打2~3次。以此达到**防治效果。


#农技科普大赛##头号周刊##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好学枫叶c

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