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分析

一、什么是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

霉菌毒素可在农作物在大田收获时形成;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继续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形成;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二、常见的霉菌毒素种类及危害

三、霉菌毒素的现状

霉菌毒素是一种存在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素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在饲料的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霉菌毒素,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霉菌污染的。

世界上每次年大约有25%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污染,因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差距很大,中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区。中国动保协会调查统计: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育肥猪生长速度缓慢、母猪假发情、哺乳仔猪拉稀、蛋鸡产蛋率下降、奶质不符合要求等。“病从口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和我们所用的饲料原料有关,究其原因,主要是霉菌毒素惹的祸。

四、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

1、皮肤苍白,皮肤背部对称性出血点、出血斑、皮疹;

2、流红色眼泪、多泪斑、多眼屎;

3、出生乳猪外阴红肿、八字腿;

4、母猪返情增多、流产增多、死胎增多、假孕增多;

5、育肥猪呕吐

五、可以用酶降解霉菌毒素吗?

答案:否

首先酶都具有专一性和合适的条件;一种酶只能降解一种毒素,其次没都是有蛋白结构的;很难通过胃酸。霉菌毒素有450种之多, 饲料中常见的有280种之多; 饲料中最常见的也有7种; 各种毒素的分子结构和毒理学差别很大!因此使用酶去降解霉菌毒素成本非常高不适宜临床使用。

六、控制霉菌毒素的总体方案

源头防霉——原料的干燥保存;

选择使用质量可靠的防霉剂;

对不同的霉变饲料有正确的使用方案;

使用真正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如何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

一般从吸附效率、吸附能力、吸附效果、对营养物质的影响四方面判断。脱霉剂是需要混合在饲料日粮中添加剂,吸附材料可以阻断或降低动物对霉菌毒素的吸收;吸附剂可以在动物消化吸收系统内和霉菌毒素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排泄物排除体内;吸附材料不应该影响动物对水分或营养成份的吸收。

建议选择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理由:

硅铝酸盐:对玉米赤霉烯酮起作用,对T-2,DAS和呕吐霉素不起作用。

膨润土:对T-2不起作用在猪上对玉米赤霉烯酮和雪腐镰刀菌烯醇不起作用。

活性炭:体外实验可以吸收大部分霉菌毒素;对T-2毒素有效。

活性酿酒酵母:黄曲霉毒素有作用。

因此建议选择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根据不同脱霉剂原料对饲料中霉菌毒素吸附优势选择合适配方,才能做到高效吸附,减少对猪群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