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农作物(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来源
关于霉菌毒素的危害的文章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了,今天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霉菌毒素的产生问题,从源头寻找答案。
目前,有400多个已知的真菌毒素,最令人关注的可分为6大类: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麦角生物碱。镰刀菌、曲霉菌和青霉菌是产生这些毒素最多的真菌,农作物收获之前以及收获过程中,或者在(不合适的)储藏期间,很容易因为真菌生长产生霉菌毒素而污染农作物。
镰刀霉菌霉变玉米
农作物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稻谷、高粱、糠麸类和糟渣类等,以及豆粕、棉籽粕、花生粕、葵花粕等。在这里跟大家谈谈农作物收获之前以及收获过程中霉菌毒素的问题。
影响农作物中真菌毒素风险的关键因素是:上茬作物、农作物残渣、品种、田间管理和扬花和收获时的天气情况。
1. 土壤表面的作物残茬是赤霉菌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粮食玉米、饲料玉米和小麦。
2. 耕翻有助于通过降低土壤表面上的感染作物残渣水平而减少越冬真菌水平。阔叶杂草和草种,还有一些昆虫,会携带镰刀菌,导致感染的杂草和作物碎渣以及孢子遗留。深翻能切实埋葬感染作物的碎渣。
3. 开花期间,农作物特别容易受到严重的赤霉病感染。感染后再降雨,特别是成熟后,可发生继发感染。在温暖干燥气候时霉菌毒素感染的风险比潮湿寒冷的天气更明显。
4. 在收获期,如果潮湿天气导致收获延迟,镰刀菌毒素会累加。设定联合收割机,尤其是风扇转速,来减少镰刀菌损坏的谷物和谷壳的滞留,因为在镰刀菌破坏的谷物和谷壳中发现真菌毒素浓度最高。
5. 应激因素如干旱、施肥不佳、作物密度高、杂草的竞争、昆虫或在田地或收获、储藏和配送期间的机械损伤会削弱植物的自然防御系统。这就促进了产霉菌毒素真菌的定植以及霉菌毒素的产生。
总之,霉菌毒素可在每个品种的用作食物或饲粮的谷物和饲料中发现,在田地、运输或不合适的储存中这些毒素都会在食品和饲料作物中蓄积,当人或动物摄入量较高时会发生毒性反应(霉菌毒素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