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去雄虽能增产,三伏天田间中暑就不划算了
在农业生产中玉米打头确实是可以增产,有研究资料表明,玉米打头后可以增产10%的幅度!玉米打头也就是去雄处理,玉米的雄蕊在完成开花完成受精之后,就没有完成了其使命,而我们知道玉米生殖生长所进行的营养消耗量是非常大的,去雄之后减少了雄蕊生殖生长的无谓消耗,将营养集中供给给穗部发育,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这也是就是生产上对玉米打头的目的。

玉米打头(去雄)增产的说法由来已久,而也确实在生产实践中有所验证。不过至今该技术也没能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大面积推广,这个中缘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玉米打头的时期非常关键,如果 时期选择错误,不仅不能实现增产的愿望,还会导致玉米减产!打头所费的功力也就白费,有点得不偿失吧。
下面就将去雄的关键要点为大家做一下介绍。
这一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玉米授精作用,必需要有足量的花粉,否则的话玉米会出现籽粒稀疏,凸尖等状况造成玉米减产。

为实现这一目的,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授精完成后,再进行去雄处理。不过对于是否授精完成的判断还是比较困难的,而过迟的去雄又很难实现增产的目的,过早的去雄又可能会出现授精不完全。所以对于非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科学兴农在此推荐第二种选择:隔行去雄,在玉米田一半的植株进行去雄处理,而另外一半保留。这样的话就不必担心花粉不足的问题了。而对这去雄处理的一半植株来说,在雄蕊露出玉米叶绽开之际即可进行去雄处理。注意不要伤及叶片,避免光合受损。

所谓的打头高产方案,已经被证实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较高的实用性,起码对目前来说是这样,据说个别地区也有出现玉米机械去雄的神操作,从工作效率和成本方面确实提高不少,但是对于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来说确实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而玉米抽雄之际又恰逢夏天最为炎热的时节,如果田间中暑,实在划不来,农村已经都是老弱病残了,这样的农田操作也确实不适合他们。增产能力也确实比较一般,增收的百十斤玉米,折算下来还不如人力成本,实在有些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