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升糖大户?三分钟教你吃懂玉米!

玉米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粗粮,不少人都喜欢用玉米代替主食来食用,蒸玉米、烤玉米、煮玉米,玉米汤......然而,有人认为玉米是“升糖大户”,吃了之后会血糖飙升,真的是这样吗?今天,伽马小编就给大家讲明白玉米这个食物,到底是不是升糖大户,以及怎么吃玉米更健康。

为什么吃玉米血糖会飙升?

吃玉米升糖快主要和玉米的品种有关。


糯玉米是糯性食物,软软黏黏的,含有较高的支链淀粉,很容易被消化吸收,食用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比其他谷物快。

相较糯玉米,甜玉米水分含量高、支链淀粉含量少,升血糖速度较慢,对“糖友”更友好。并且,水煮甜玉米的GI值为55,属于中等GI的食物,比常吃的白米饭(GI值为9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低很多。

想要控制血糖,颗粒凹凸不平的老玉米是较好的选择。老玉米粗纤维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吸收较为缓慢,有助于防止血糖突然升高。平日可代替一部分主食,并配合辅食,这样营养比较均衡。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玉米,都不建议血糖高的人大量地吃,过量食用玉米依然是不利于血糖调控的


怎么挑选玉米?

1、看叶子颜色

买生玉米,如果叶子发黄发干,则说明玉米熟过头了;若叶子是青色的,说明玉米很新鲜。

2、轻轻掐玉米粒

新鲜的玉米,玉米粒很饱满,用指甲掐能掐出水。反之,过熟的玉米,则会瘪进去。


3、闻气味

如果闻到玉米有酸臭味,说明变质了,不要买。


4、分清玉米的种类

甜玉米是明黄色的,玉米粒长得很齐整,摸起来感觉很平滑。糯玉米,颜色发白,玉米粒也长得齐整、平滑,模样比较好看。


玉米保存小技巧


剥去玉米外层的厚皮,留3层玉米的内皮,放入保鲜袋或塑料袋中,封好口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保存。想吃时把玉米从冰箱里拿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直接煮就行。


玉米怎么吃更健康?


吃完玉米后,玉米棒上会留下许多淡黄色的小芽,这其实是玉米最有营养的精华——玉米胚芽。虽然它的重量仅占玉米粒的11%~14%,但其脂肪占总籽粒的84%,蛋白质占22%,矿物质占83%。


在吃玉米时应细嚼慢咽,把玉米粒嚼碎,胚芽啃干净,将营养统统吃进肚子里。

在摄入量上,大概一天吃1根中等大小(≈130克)的玉米就可以,相应的,应减少主食摄入,这样可以避免能量摄入超标。


三高者食用玉米类产品有禁忌

玉米糁、玉米糊、爆米花……如今,市面上的玉米产品种类繁多,但并非每一种都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健康。

1、玉米糁

又叫玉米碴、玉米碎,是玉米经过除杂、脱胚(胚芽)、研磨等工序加工制成的颗粒状产品。

跟完整玉米粒相比,玉米糁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含量较低。玉米糁属于低GI食物,适合有血糖控制需求的人,但要注意食用量,且不要煮的太软烂。


2、即食玉米糊糊

玉米糊主要以玉米或玉米糁为原料,经过熟制、干燥、粉碎等工艺加工制成的,营养损失较大,有些还加了糖,营养更是打折扣。由于容易吸收消化,所以餐后血糖反应也比较高

3、爆米花

从玉米粒变成爆米花,玉米中的膳食纤维、矿物质都能较好保留下来,但部分维生素会遭到破坏,同时制作过程种加了不少糖和油,糖分、脂肪往往较多,有些爆米花使用植物奶油,还会有反式脂肪酸的问题。

爆米花高热量,经过膨化后血糖反应升高,血糖、血脂和血压高的人最好不吃。


总的来说,不能一棒子打死玉米说“玉米都是升糖大户”,不同品种的玉米对血糖的影响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并合理食用,可以更好地享受玉米带来的营养和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