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咀嚼过的玉米甜杆吗

还记得小时候咀嚼过的玉米甜杆吗
文/孙树恒
不敢忽略村庄,忽略了庄稼,
在夏日炽热的天气,澎湃的热情,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庄稼也很旺盛,
让所有的庄稼狂欢疯长,笑口常开,流露自已的意愿,这是夏日的经典物语。故事和庄稼一样长高,
和靡靡细雨一样绵长,活力充沛,动容。
不要忽略渐熟的玉米穗和秸秆。
秸秆扬穗吐缨,气宇轩昂。
与小伙伴坐在地头,沐浴阳光,又牧风,扒开的玉米杆的皮,一截一截
,咀嚼的那一瞬,一泓甜汁。在天地间尽情地享受这一点点甜。
那时见不到甘蔗,糖果稀缺,种植甜高粱是很少的,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咀嚼玉米杆,这是一丝丝何其惬意的一次逡巡和吸吮啊。
手扎破了,嘴划破了,乐此不疲。庄稼地里,被一颗颗低垂的眼睛看得清清白白。
有的“臊”,有的甜。选择甜杆是有运气的,会惊动所有的庄稼,惊动星辰,惊动父亲。让夏,暴跳如雷。

把没有熟了的玉米秆割倒,当甜杆吃,被父亲棍棒教育,“败家子”。天地相爱如初。亲密无间。
那时的童年如此纯真,玉米甜杆如此悠深。
田野辽阔,庄稼从容,日渐成熟的庄稼
,聚在一起像丛林,略一坚持,被拨开了丰收的景象。
看着一棵棵庄稼,灌浆,一滴甜汁进入另一滴甜汁。所有情节和细节,似乎都消融于疾疾缓缓却尚未干涸的甜汁流淌中。
金蝉,向着烈日,唱着欢歌。
田野,有绿莹莹的人群,听见波涛涌动,咀嚼玉米甜杆,就像咀嚼清贫略有甜蜜的时光,就想起父亲以及亲人。
嚼碎的甜秆,一季的“零嘴”,贪婪的胃,仅有猎取不可多得的养分,支撑那个年代的身躯。
我的村庄,高于庄稼的亲人,已然长成庄稼的模样。

捡起童年时的饥饿,青春期的奔跑,
而庄稼,只要赐予一点阳光雨露。
就会拱手,鞠躬。
夏天雨大风急,冰雹袭击,有很多庄稼撕裂伤口,有很多挚情拿来放纵。承蒙夏日热烈的阳光哺育,感恩清风细雨的亲吻。
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人,
除了在心里藏下悲悯,感恩村庄。
我一直像秸秆一样,懂得退缩自如。
麻雀叽叽喳喳席卷热浪,从中午滚响到夕阳入窗。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供职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