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密山:甜玉米产业拉动乡村振兴
【中国食品报】讯(范士友 记者高伟)正月初八,开工大吉日。位于当壁镇临河村的密山市五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即日生产。甜玉米生产线循序往复,高压清洗、气泡清洗、吹干、分等、塑封、装箱。40多名工人跟进忙碌,向日生产5万棒、突破6万棒的目标,卯足了劲儿。

在密山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密山市五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线上交易平台,农家妇女装束的10名主播,进入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平台,扯着嗓门,吆喝着。参杂着东北口音的晒、夸、侃、赞,聊的大实嗑,让顾客不经意间闯入甜玉米叫卖的大市场,主播憋足了劲儿。
密山市五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热浪与线上热卖,为首月“开门红”、确保“全年红”增添了热力与热势。

2020年,由岳忠彦、侯胜明、李东祁金平等五人创办了密山市五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五个人、五颗心,拧成一股绳,凝成一条心,故以“五鑫”冠名。近三年的时间,五人、五颗心,把甜玉米做成了拉动“乡村振兴”的一个产业。
创造了甜玉米种植+生厂车间+线上、线下销售的全程产业链,创造了甜玉米+青储饲料的双增收链,创造了公司+农户种植的规模种植链,创造了玉米棒+青稞饲料的双增收链,创造了线上+各地网红组合的销售链,创造了“客户线上点单,线下配单”的远程订单农业模式。公司经理侯胜明,站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站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对公司发展路径进行精准、精辟的点评。
记者依稀记得,第一次采访侯胜明的时候,那是2021年11月,记者以《 “土”字号、 “绿”字号叫响云上大市场》为题对五鑫生态农业带货直播进行了报道。时隔一年,再次采访侯胜明,变化、发展是鲜明的主题。 2022年,月是丰收季,年是丰收年。占地2万平方米鲜玉米生产线、1000平方米冷库投入使用。公司在周边临河村、迎恩村等5个村种植甜玉米1200亩,带动15户农民种植甜玉米600亩,还是供不应求,便张开收购的大网,到七台河、牡丹江、佳木斯等地划拉甜玉米。种植+收购,总算满足了市场需求的缺口。2022年,线上销售达到峰值。线上销售100万单、1000万棒。吉林省磐石市网红“小孟哥”、“玉米姑娘”,辽宁营口市网红“二涛”,陕西省网红“娟姐”助卖,年卖70万单、700万棒。线上销售持续火爆。东北产的 “捷糊”、“跃久兴”、“品关东”等“土、新、绿”字号甜玉米,销往北上广等30多个省市。直播联合,南北联营,五鑫生态农业成为南方甜玉米生产加工的东北大厨房。
2022年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联益,年订单达240万棒。
说完种植与销售,再说增收。侯胜明告诉记者:甜玉米真是甜嘴、甜心、甜日子。种一亩甜玉米亩收入7000元,比普通玉米亩增收5000元。2022年公司增收600多万元,同时,1200亩产青稞甜玉米饲料,被周边养牛户一抢而空,亩增收100元,公司青稞甜玉米饲料增收120万元。

2023年,五鑫生态农业甜玉米种植增至2000亩,农户增至20户、900亩。线上销售突破100万单、1000万棒,线上交易额突破 3000万元。线下突破40万单、40万棒。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签订单300万棒。实现种植增、销售增、订单增的“三连增”。此时的侯胜明显示出态度自信、目标自信。
记者采访手记:密山市五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产+销模式值得借鉴与推广。它堪称“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

“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化价值要效益------,五鑫生态农业抓住“农业农村特色资源” ,盯住密山独特的土质、气候,叨住甜玉米有“啃不够”、“甜掉牙”的购求,把嘎得呀、不起眼的甜玉米做成了公司+农户+品牌+线上 +订单的产业模式,再加上甜玉米中散发出浓郁的乡土味道,网卖全国。一个产业链的形成,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
“乡村振兴”是人才振兴。五鑫生态农业是五个“小青年”的组合。他们有的是农村明白人,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洞悉国家“三农”政策,研析市场的变化规律,选准方向,一以贯之,做新型农民,创立农业新型主体,凭借“敢”的冲劲,“干”的实劲,“牛”的犟劲,改变了老三样,改变了老观念,改变了老结构。从“冷门”切入,做大了 “即种得好又卖得好”的甜玉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