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甜玉米产业的发展动向

浅谈甜玉米产业的发展动向

甜玉米 ( 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 ) 是玉米属( Zea mays L. )的一个玉米亚种,即甜质型玉米亚种,是籽粒胚乳中控制糖分转化的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突变体。 甜玉米乳熟期含糖量高,并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特用型玉米。 近几年,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十分迅猛, 最重要的标志是以鲜穗鲜食消费成为主流消费方式, 甜玉米鲜穗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鲜食果穗消费的迅速发展,也极大带动了甜玉米种植业发展,尤其是中高端品质品种的种植,给我国甜玉米产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全国甜玉米市场状况

1.1 甜玉米市场概况

我国甜玉米市场主要有热带鲜食和温带加工两个细分市场。 2017 年种植面积在 400 万亩左右。2014-2015 年甜玉米市场低迷, 2016 年甜玉米市场复苏,种植面积开始增长。 每亩种植成本约 50~150 元,北方每亩收入约 1 500 元, 南方每亩收入约 2 000 元,整个市场产值约 60 亿 ~70 亿人民币。

1.2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2.1 积极因素 由于种植甜玉米的利润稳定且高于其他大田作物,加上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措施,也让的种植户选择种植甜玉米。 甜玉米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也在被更多人认知,加之其口感香甜,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国内消费市场稳定增加,鲜穗是主要消费种类。

1.2.2 消极因素 近些年, 不正常的气候对种植影响较大,如辽宁地区(主要辽西地区)连年干旱,旱情不但没有缓解,反倒逐年增加。 如果没有灌溉设施,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种植甜玉米,不但无法保证利润,甚至有绝收的可能。 又如 2018 年初,海南持续数日低温,对甜玉米生长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其次,转基因谣言对甜玉米的销售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加上甜玉米的人均消费较小, 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也较大。

1.3 政策和舆论的影响

北方产业结构的调整, 国家政策丰富人民菜篮子,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都正向影响产业的调整。媒体对转基因的科学宣传,大众自我认识的提高和对甜玉米营养价值的认识,也在促使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北方甜玉米的市场动态

2.1 种植区域及技术

北方甜玉米的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黑龙江和内蒙古,面积大约 70 万亩。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加上低成本和产品的高品质, 2018 年黑龙江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种植过程向全机械化发展,机械化采收也将越来越普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使生产的标准化,是种植层面的新发展趋势。适应机械采收的品种也会成为品种需求的新方向。

2.2 品种选择及加工技术

加工所需品种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产量不再是选择品质的主要因素, 口感和风味成为选择品质的重要指标,先正达的奥弗兰成为北方市场的新宠,还有米哥、脆王等。 加工厂之间的竞争,将摆脱价格竞争,而向产品、品牌方向发展。 加工产品的利润将普遍提高,维持企业向创新方向发展。 在河北、吉林有数个大型的鲜食玉米加工厂,加工的甜玉米产品,无论在加工数量上还是品质上都能极大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2.3 消费情况及未来趋势

随着消费者对甜玉米营养价值的逐步认可,加工产品将越来越丰富, 适应不同年龄消费者的不同场景消费产品将不断出现, 甜玉米将作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被更多北方消费者认可。

3 南方甜玉米的市场动态

3.1 主要种植区域

南方甜玉米的种植区域主要在广东, 有大约100 万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其次是云贵川渝地区、湖北、广西、海南等,种植面积共有 290 万亩左右,占全国甜玉米市场的 76% 。 但 2018 年,广东甜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云贵川渝地区和湖北保持快速增长,其他区域种植面积趋于稳定。

3.2 品种选择及加工情况

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异, 南方主要以种植热带品种为主,主要有先甜 5 号、先甜 90 、金中玉等,温带品种有双色先蜜、库普拉、米哥、脆王等。 可以看出,无论南北方, 甜玉米品种的中高端市场基本被先正达垄断。 但是近两年,有不少泰系品种流入中国,从该系品种田间表现和果穗品质看, 都表现较大的优越性。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热带育种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热带品种更新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越了我们育种家的想象。 由于气候差异,南方大型鲜食玉米加工厂少于北方,在加工技术的研究上也略落后于北方,其产出的甜玉米绝大多数以鲜穗形式销售。

3.3 消费情况及市场动态

近两年南方甜玉米种植面积在无序扩大, 低品质品种比例过大,影响消费升级。 消费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让更多的人消费甜玉米。 甜玉米市场从2018 年 1 月开始,一路走低,双色甜玉米的价格最低跌到 0.25 元 /kg ,而往年价格在 1.0 元 /kg 左右;海南的甜玉米市场价格也不稳定,在 2018 年 3 月份价格也跌到 0.30~0.35 元 /kg 。

3.4 南方甜玉米市场低迷原因

从 2017 年下半年到 2018 年初, 甜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30% 左右, 主要以广东、 海南和运南地区为主。 种植面积的急速增加导致鲜穗集中上市,供大于求,价格被压低。 还有由于近两年南方气候也不太正常,对甜玉米生长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甜玉米的品种和造成集中上市。 如 2018 年2 月,海南持续阴天和低温有近十天,其中乐东县的最低温度只有 9℃ ,再往北部温度更低,这都严重影响了甜玉米的正常生长。

4 对未来甜玉米发展的一些看法

4.1 甜玉米市场未来 3 年的变化趋势温带加工和温带鲜食甜玉米品种所占市场比例略有上升,热带鲜食和热带加工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其中热带加工品种下降幅度较大。 到 2019 年,鲜食和加工型的甜玉米比例基本不变, 但热带和温带型甜玉米比例发生较大变化, 热带类型甜玉米将下降3 个百分点,温带类型甜玉米增加 3 个百分点。 此外近年来衍生出黑色(紫色)甜玉米、白色甜玉米、甜加糯玉米等新的细分市场,值得大家关注。

4.2 制约北方甜玉米市场发展的一些因素

4.2.1 饮食习惯 在日常饮食习惯上, 南北方人就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人一般不喜食甜食,吃玉米也是更喜欢吃糯玉米,故有“南甜北糯”的说法。 想要改变饮食习惯很困难, 但北方人不喜欢吃甜玉米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习惯造成的, 另一方是没有吃到过真正好吃的甜玉米,也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过甜玉米。近两年,北方甜加糯型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消费者们也在接受口感更甜一点的玉米, 相信在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消费的基础上,通过快餐行业、配送、电子商务等营销方式,甜玉米在北方市场会有很大潜力。

4.2.2 气候因素 还是以辽宁西部地区为例, 首先是干旱,由于北方近几年干旱已成常态化,已经连续干旱了四五年, 没有灌溉条件的土地根本不敢种植甜玉米。 其次是大风,每年 8~9 月份左右都会有一场大雨并伴大风,由于甜玉米抗倒性比普通玉米差,露地种植的甜玉米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 严重的倒伏率都达到 50% 以上。 所以气候原因是制约北方地区种植甜玉米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 [吉山花瑶]。

4.2.3 没有优秀地方品种 北方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比较单一,多数以先正达公司的温带品种为主,还有北京农林科学院的京科甜系列品种, 但近两年所占市场份额已明显减少。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杂牌和套牌品种,品质也是参差不齐。 我们做为育种者,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北方甜玉米市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甜玉米的选育力度, 选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甜玉米品种,拓展甜玉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