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种植》讲座第七讲:增产新措施“化学控制"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兴起,为农作物的高产增添了一个“推进器"。玉米生产也不例外,大部分种植户,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此项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产量从1200斤左右,增加到1400斤以上。通过近年些化控使用情况来看,玉米单产在1400斤以上,是解决倒伏不可缺少的措施。否则,要夺取更高产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化控的意义

化学控制,就是使用植物生产调节剂,人为地调节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变当时生长状况,达到控上促下,使根系下扎,气生根多而壮,地上部分茎粗杆壮,果穗着生节位降低。通过人为的控制,使其在生长过程中,田间通风透光,叶片光合作用增强,干物质积累多,穗大粒饱,不倒伏,能够达到超高产的目的。

化控使用的原则

化控技术的使用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玉米田地都可以使用的,一般用在高产密植有倒伏危险的田块。使用的原则是:“用密不用稀、用肥不用瘦、用高不用低、用旺不用壮”。就是密植田块可用,稀植壮苗的田地不能用;土壤肥沃,施肥又多,特别是氮肥施过多的田地要用,一般的田块不用;平展型植株高大的可用,紧凑型植株矮小的不用;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用,壮苗及一般的田块不用。


用药时间

化控时间要因地因苗定,一般情况下,在玉6~8片叶展开期(可见叶10~11片),可根据药剂要求与大田苗情灵活运用。

使用调节剂的种类及用量

市场上调节剂有很多种,对于玉米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矮壮素

在小喇叭口期,用50%水剂,每亩30克,兑水30公斤喷雾,均匀喷在叶片上。

(2)缩节胺

每亩20毫升,兑水4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施用。

(3)乙稀利

在小喇叭口期,40%乙稀利10~15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

(4)多效唑

在6~8叶期,用15%多效唑每亩50~60克,兑水30公斤喷洒在叶片上。

(5)玉米健壮素,每亩30毫升,加水15~20公斤,在5~6叶时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上,此药不能晚用。

施药应注意的问题

用药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去做,浓度不可过高或过低。

用药时间要适时,不能过早或过晚,用药过早,抑制苗期生长,没有充足的营养体,不利于形成高产。过晚,失去控制意义。

用药要随配随用,不可放置过久,以免影响药效。

调节剂一般不能与农药混配,喷药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喷药后4小时遇雨要重喷,但药的用量及浓度减半。但一般情况下不能重复喷药,以免造成药害。


总之,化控技术主要是防倒的措施之一,是夺取高产新技术,在使用要因地、因苗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以免给生产带来损失。

(转载、引用此文者需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