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玉米》

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已久,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是玉米的收割季节,也是农村非常繁忙的一刻。

天刚刚发亮,还看不到一丝早晨的阳光,就要准备起床,简单吃完早餐,带好镰刀、剥玉米的大竹签或者铁针就往地里赶。

掰玉米的方式有多种,有一些是直接背着箩筐,一边走一边剥玉米壳,把玉米棒子直接就放进了箩筐里面。有一些是先砍倒玉米杆堆在地里,一块地全部砍倒后,最后再整体去剥壳。

然而大多数都是采用后者,因为这样的效率会更高一些。我在地里主要做的就是砍玉米杆,看似一个简单的活计,对于我这个长时间没干农活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吃力,才开始做还不觉得累,干了一会后胳膊肘就酸了。

等到太阳出来,又累又热,但是还得继续,砍完玉米杆,就开始剥玉米棒子。在这个过程中,大竹签和大铁针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让剥玉米棒子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从玉米头**去,一扯一撕一拉一掰,金黄的玉米棒子就和玉米壳分离了。

“奋斗”几个小时终于解决了一块地,剩下的就是用竹筐把玉米背回家,这一番操作下来,到了晚上脸上和手臂被太阳晒得通红巨痛,腰酸背痛,坐着都不会想动。

农村的农业是艰辛的,是不容易的,父母这一代人的勤劳与不怕辛苦的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我们新一代的人大多数已经不会种植庄稼,对于地里的劳动也基本干不动,过了父母这一代人,不知道未来农业将走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