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农修房子,墙缝里发现一枚子弹壳,奶奶隐藏83年的身份暴露
2008年,河南一叫李明山的老农,家中房屋年久失修,于是连忙找来施工队全面修缮,正当李明山在加固墙体时,在墙缝里发现了一枚子弹。看到子弹那刻,他着实吓了一跳,他小心翼翼地将子弹拿出,他发现子弹很轻,轻轻一拧子弹头就掉了下来。
接着他从弹壳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卷,纸上字迹已模糊不清,但依稀能看到纸条上的内容。看后他恍然大悟,终于理解50年前奶奶去世时所说的话的含义,随后奶奶隐藏83年的秘密也被揭开。

拧下的子弹头
这张借条吸引了大量的收藏家以及记者的到来。那么纸条上究竟写了什么?奶奶为何故意将它隐藏起来?这中间究竟有怎样的秘密?
李明山的父亲为我们讲述了来龙去脉,借条上的甲戌年也就是1934年,当时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很动荡,家家户户都吃不饱穿不暖。在农历腊月,天气十分寒冷,连下几天大雪,红军战士物资紧缺,战士们都个个衣衫单薄,他们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兰草高河村。
可当时的村民看见扛枪的都害怕,再加上之前国民党专门来给村民说***有多坏,多恶劣,当***刚进入村内,村民们就连忙集体躲到了后山上,生怕自己被抓了去。

村民躲在山上
只有李明山的奶奶项小翠,因为旧时恶习缠了小脚,行动不便没来得及逃跑,只好被迫留在家中。
到了中午,项小翠正准备做饭,只听门口砰砰砰的敲门声。顿时,项小翠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然后她耳朵里传来红军的问候,有人在家吗?我们是红25军,路过这里想在你们家休整一下,你看方便吗?
项小翠以为反正都躲不了这一劫,那就胆战心惊地去开门。当她看到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们,他们和以往那种强盗劫匪截然不同,于是她放下戒备,连忙招呼他们进屋。看到百姓如此爽快答应,多名红军也是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很快就将项小翠的打麦场和门前院子的积雪都打扫干净。

红军打扫庭院
看到红军战士如此亲民,她连忙跑到后山,示意让村民们可以放心回来了,这些红军没有恶意。村民看到红军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于是都放心地回到家里。到了中午,红军们用自己仅有的粮食,做了一锅稀粥,说是稀粥,锅里看不到米粒,基本上就是开水。
看到如此艰苦的红军战士,项小翠就跑到厨房,用自己家70斤玉米磨成面,给士兵们做好吃的,还准备了一锅的腌菜,这才让红军吃上了一顿热乎饭。
这不仅让她想起自己的大儿子,他被国民党直接抓去做了壮丁,并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她一边诉说一边流泪,最终在悲伤中昏了过去。
当她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已被扶到床上,红军连忙安慰她,大娘别伤心了,我们军队就是专门打跑坏人的,等我们打败了国民党,众多百姓就可以解放,到时候,我们还会来看望您,来做你的儿子,好好孝敬您。

红军与项小翠(非本人)
红军的一番话,让项小翠感动不已,她开始将红军当做儿子一样对待。到了晚上,红军准备拿来玉米桔梗铺在打麦场过夜,项小翠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在忍冻挨饿,于是将他们领到自己家闲置的牛棚里,因为家里地方有限,只能让他们在这里将就过夜。但就算是牛棚也比打地铺强,最起码也能抵御风寒。
到了第二天,红军班长找到项小翠想借点粮食,并承诺等打完土豪。分到粮食就把粮食归还给她。听到红军连吃的粮食都没了,项小翠急忙让丈夫去装了五斗苞谷送给了他们,他们也知道百姓也不容易,就先让一部分士兵上山砍柴,送给了项小翠。
在战士们烧火做饭时,项小翠发现他们都没有菜可吃,于是捞了一盆酸菜拌了盐送了过来。但红军纪律很严,士兵连忙去请示了连长,待同意后才敢收下。

红军做饭
过了一会,有战士来到项小翠家,说借一点盐,到时候连同苞谷一起奉还。项小翠果断拿出一袋盐就给了士兵,但士兵随身携带的有秤杆,经测量是三斤左右。当时项小翠家有两千多斤粮食和一缸的盐,若是换成其他部队的到来,估计连偷带抢,一点都不会给她剩下。
半个月后,红军接到命令必须离开,连长连忙找到项小翠给她说;李大娘,我们现在有任务在身必须离开,现在肯定没办法归还五斗苞谷和三斤盐巴了,我先给你写下借条,等我们解放了,你可以拿着这借条来讨回自己应得的粮食。
说完就俯身趴在桌子上写到:今借到高河村李大娘包谷五斗食盐叁斤,工农红军手枪连。甲戌年冬月十三日。写完就交给了项小翠,至于信中为何是李大娘,那是因为项小翠的丈夫姓李,完婚后就用丈夫的姓氏。
之后更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将欠条收好,不敢落到国民党手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离开前,又天降大雪,战士们齐心协力将全村的积雪打扫了一遍,才整整齐齐地站在村口集合,随后就奔赴了远方。

红军整齐待发
之后红25军在血战陕西后,再次在兰草高河村修整,尽管当时她已经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她都没有想要去兑换粮食的想法。于是将欠条放进一个在路边拾到的弹壳里面,并回家放到了隐蔽的墙缝里,并没有再向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
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很多百姓拿着欠条去兑换粮食,但项小翠却没有,她只是偶尔拿出来看一看。在项小翠将不久于人世时,她糊里糊涂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子孙们,并要求他们不可以拿欠条去找政府,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还没等奶奶说欠条在哪,她就与世长辞了。直到2008年,李明山在修缮老屋时发现了欠条,这才彻底明白奶奶遗言的真正意义。

欠条
欠条的事情很快被传开,同时吸引了收藏家以及记者。当时有人出价3万元来购买这张欠条,但被李明山果断拒绝了。奶奶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真心帮助红军,现如今太平盛世,我怎么会为了三万块而辜负奶奶的嘱托呢!
但这让越来越多人找到李明山,他为了生活能够恢复平静,他便将子弹和欠条一起上交给红军25军的纪念馆,并没有索要丝毫补偿。
而现在这张欠条就躺在纪念馆里,供后人参观纪念。它现在不仅仅是一张欠条,而是充分展现了战争时期,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