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情况

2013年,经黑龙江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勘查,三江平原富硒土壤带核心区域位于宝清县,全境拥有近6000平方公里富硒区域。土壤中硒元素含量一般在0.35-0.89毫克/公斤,农作物硒含量一般在0.02-0.30毫克/公斤。


与国内其他富硒地区比,宝清县富硒资源具有显著特点:1、面积大。宝清县处于三江平原富硒核心地区,全境拥有近6000平方公里富硒区域,富硒土壤含量300-400微克∕公斤。富硒总面积在已知富硒地区位居前列。2、硒含量稳定适度。富硒地层较厚,硒含量稳定适度,土壤中硒含量0.4 mg/ kg最适宜富硒作物种植,且来源稳定。3、无污染。宝清地处北疆,开发晚,土壤中无伴生重金属矿,是少有的“洁净”土壤,非常适合开发天然、无污染的富硒有机农产品。4、品质好。宝清土壤多为肥沃的黑土,土壤中硒的补充持续性强,易于作物吸收。


2015年成立富硒办开始利用硒资源,富硒农作物种植面积约5万亩,2017年11月,县委、县政府将富硒办升格为富硒产业发展中心正科级单位我县富硒产业由炒概念转型为发展实体经济,实现了标准化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2018年打造了富硒水稻、玉米、杂粮杂豆、食用菌、果蔬等13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加大了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出台了《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种植面积、物资补贴、航化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富硒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相比17年增加了20万亩。我县富硒高品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8年富硒产业中心以夹信子镇三道村为试点,打造水稻专业种植村,种植富硒水稻面积2000余亩带动农户30户,每户平均增收15000余元。通过计算,我县富硒大米价格是普通大米价格的3到5倍,农民种植富硒水稻加工后,较普通水稻每亩增收1563元;种植富硒鲜食玉米,较普通玉米每亩增收1566元;种植富硒蔬菜较普通蔬菜每亩增收667-1267元。

全县共有70多家从事富硒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恩施楚丰农业、北京协和阳光集团、黑龙江尚善食品有限公司等外阜企业。宝清县拥有富硒豆制品、胚芽米、粽子、鲜食玉米、五谷代餐粉、红小豆系列产品等十余种富硒食品深加工产品

宝清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富硒大米质量严格把关

严把质量、品牌关。建立溯源机制,对富硒大米产地严格把关认证。从种植基地、品种选定、田间管理、产品加工到市场销售进行全过程规范管理,打造“天然富硒”品牌。实行统一化验、加工、标识机制。由政府统一采购化验设备,逐地块抽检化验建档。大米协会通过投票的方式指定了三家高端米厂统一加工、计量,并由政府富硒产业发展中心统一发放“宝清县硒产品专用标志”标签,从源头上制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富硒大米市场。


建立价格指导机制。根据不同地块、不同品种,结合抽样检测结果,综合包装、营销等多方面因素,由富硒发展中心建立价格指导机制,防止低端米涌入中、高端米市场及以次充好现象发生。


建立“押粮官”制度。县委、县政府从后备干部中抽调精兵强将,派往上海等销区市场,从产销区企业签约、配送到进入销区市场实施全过程监督,确保运往销区的富硒产品货真价实、保质保量。同时,及时向联盟产区领导小组反馈销区销售情况,及时调整销售思路,并扩大销区合作线索。 截至目前,宝清县共建设高标准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100多个,有绿色标识59个,总面积30万亩,全县有70多家从事富硒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业企业及农民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打造出了“冷泥”“稻姬”“禾乐田园”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全县富硒产业实现经济效益9亿元。


近年来,大自然的恩泽再次惠及宝清——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让宝清县拥有了一座“金矿”,让宝清县的农民拥有了一把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优良的生态环境、肥沃的寒地黑土、丰富的富硒资源,孕育出了优质、绿色、安全的富硒农产品,宝清大米以“天然富硒”而闻名,俏销国内外市场,引起世界关注。


宝清富硒大米进军深圳市场

宝清县坚持把发展富硒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开展了富硒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小米、马铃薯、杂粮、杂豆、木耳等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 年初以来,宝清县进一步加大了富硒产业的推进力度,举办富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远赴“黑土硒都”海伦市考察调研、组团参加硒博会、调整富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大米协会……一系列的新举措紧锣密鼓,一批批大客商纷至沓来,宝清县富硒产业如旭日朝阳冉冉升起。


客商在“中国·宝清农耕文化暨富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观摩富硒水稻人工插秧。

   在今年5月宝清县举办的“中国·宝清农耕文化暨富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宝清县签订订单100余份,签约面积达117万亩。宝清县政府与湖北恩施市政府签订了富硒产业联盟发展战略协议,与中国地质大学签订了富硒功能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网库集团中国大米产业网签订了红小豆产业电子商务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宝清县成为中国生产力兵商创新产业联盟特质富硒产业基地、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硒谷研究院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北京“首农”集团富硒大米供应基地、维维集团有限公司富硒高蛋白大豆供应基地。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授予宝清县为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轻型无土基质育秧技术现场会在宝清县召开


   9月6日,宝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薛秀萍等一行9人组成的调研组远赴松嫩平原富硒土壤核心区海伦市考察调研富硒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考察了主营甜黏玉米的原野食品有限公司、主营毛葱的中际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共和菇娘交易市场和国富大鹅养殖基地,并与海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富硒办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及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交流座谈。回来后,调研组撰写了《考察海伦市富硒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对提升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水平提出了意见建议。9月26至30日,宝清县政府组团参加了第四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宝清县副县长韩恩波作专题发言,详细介绍了宝清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富硒产业发展情况。会上,宝清县人民政府与恩施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中国硒产业发展地区硒产业标准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客商品鉴宝清富硒杂粮

   日前,为巩固“双深”合作成果,进一步拓宽“双广”合作平台,宝清县邀请深圳农产品集团旗下所属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集团董事长高巍一行8人前来考察。双方就充分发挥宝清县优质农产品产地资源优势、上农批销售平台资源优势,形成优势资源互补,共同建立优质农产品产销联盟达成一致意见,宝清县政府与“上农批”签订了产销联盟协议,宝清县大米协会、宝清县三家合作社与“上农批”精选的有粮食销售能力的10家经销大户进行了产销对接,签订了年销售富硒大米10万余吨,杂粮、杂豆等优质农产品5000余吨的购销协议,年销售额超10亿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客商与参加展销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深度交流

   为全面打响以富硒大米为主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富硒产业,打造“寒疆硒谷”,全面进军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主的销区市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宝清县打出了一整套富硒产业发展组合拳。 组建富硒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王国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薛秀萍、政府代县长盖焕友亲自挂帅,负责决策富硒产业发展重大事项、顶层设计及政策制定,并指导合作社、种植大户组建了富硒产业协会和宝清县富硒大米协会。成立了宝清县富硒产业发展中心,是隶属于农业局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下设一室三办(办公室、生产办、市场办、宣传办),确定了15个事业编制,对工作的有效开展给予了组织保障。